-
女神
已完结
作者:三岛由纪夫 阅览:503500
浸染日本古典戏剧至深的三岛由纪夫,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能”剧、“歌舞伎”、“狂言”、“谣曲”甚或希腊悲剧的影子。有的取其豪华壮丽的场景,有的吸收缠绵俳恻的情节,无论追求绚烂的“样式之美”或采撷动人的“精神之美”,三岛的小说世界俯拾可见日本传统的戏剧精髓。他之所以对传统艺能垂青,要追溯其幼年时期;由于和祖父母同住,经常随长辈观赏歌舞伎的演出,使得进入大学後的三岛对戏剧如痴如狂,不仅自己撰写剧本,甚至亲身粉墨登场:昭和二十七年(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于东京帝国剧场演出处女作《弁天娘女男白浪浜松屋店先的场》,之後便一头栽进如梦似幻的戏梦人生,直至昭和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自卫队前演出的切腹自杀一幕,何尝不是悲剧中最壮烈的终结方式。在三岛的生死观中有强烈的爱国危机意识,也有中世的末代绝望悲调,纠结的矛盾不仅反映于多样的作品中,也在现实人生中尽情演出,真令人不得不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威尼斯日记
已完结
作者:阿城 阅览:503102
写好日期后,分别添了“第”字,缘因我从未写过日记。这次呢,是要去威尼斯写上两个月。洛杉矶连日暴乱。浓烟自西边掩来,日光黯淡,站在院子里,呛得有些咳嗽。寄居之处离暴乱地区不远,却隔着一座小山,山顶有洛杉矶道奇棒球场,上去西望,广阔的黑烟静静向高空翻动。到今天为止,据报导四十五人死亡,伤一千九百人,七千四百五十九人被捕,起火三千七百处。维持治安的有五千七百多名警察、民兵和联邦执法人员,再加上一千两百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据报导,有八百五十家韩裔人的商店遭焚毁。电视画面里,韩裔人持枪上房压顶,保护自己的商店。时光倒流两百年,好像又在开发西部。
-
因为女人
已完结
作者:阎真 阅览:502687
这是阎真继《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力作。一场真情投入的恋爱摧毁了柳依依的爱情观,她迷茫、挣扎、徘徊,却找不到爱情和婚姻的平衡点,最后还是屈服于命运,走进了索然无味的婚姻……小说通过柳依依的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现实问题,使读者始终感受着心灵的叩问,为柳依依的每一步选择长吁短叹,为世上的男人和女人忧虑不已。→阎真作品集
-
燕子
已完结
作者:朱少麟 阅览:502545
一个著名舞团中的狂躁的卓教授、固执的阿芳、天才的龙仔及其他俊美中性的众舞者在排练一个名为《天堂之路》的舞剧时一波三折、曲折离奇的故事,表现了当代都市人的努力与迷茫,孤独与寂寞。
-
身居高位
已完结
作者:阿瑟·黑利 阅览:502474
这是一部描写加拿大总理及其部长们的政治内幕与私生活的小说。慑于美苏争夺世界和核战争的威胁,加总理决心与美国合并,统一军队,引入美国核基地。这一计划引起了加拿大高级领导层的激烈冲突。反对党利用几个有争议的移民问题向政府频频发难。上搞议会围攻,中有法庭论战,下至新闻界抨击,来势凶猛。总理一怒之下欲撤掉移民部长,然而部长手中握有九年前两人之间的一纸见不得人的政治交易……总理那漂亮的女秘书窃得内情,出于多年的旧情,决心帮助总理摆脱讹诈。她找自己的新情人相助,深挖移民部长的隐私,成功地进行了反讹诈。总理对美国的访问终于成行。本书《身居高位》是黑利唯一的一部直接描写上层政界的小说。本书场面恢弘,人物众多,情节紧张,悬念丛生,高潮迭起,振聋发聩,是一部极为出色的力作,一幅充满浓郁色彩的西方政治生活风俗画。
-
大兵团
已完结
作者:许开祯 阅览:502106
1951年夏天,新疆解放战役结束,进疆官兵面临着新的选择。原十四团团长罗正雄脱下军装,准备出疆到他曾经战斗过的旺水县担任县长。临出发时,罗正雄突然接到师部命令,要他火速赶到师部,接受任命。罗正雄到了师部才被告知,他的转业命令被取消了。
-
[综]少女救世日常
已完结
作者:夜笑 阅览:501195
少女今天也带着自己的刀们走在拯救世界的道路上。这里是入V通知:本文将于明天,1月27号这个喜庆的日子入V,入V当天有三更,感谢各位壕娘的支持投喂!……爱你们!还有,谢绝转载,谢谢!虽然主线是在拯救世界,不过大致来说就是个苏苏爽爽的小清新故事,全文充满了各种高颜值(喂),砂糖风味欢迎食用~为了纪念我爆掉的肝(fgo+刀剑乱舞成功的让我变成了一个没有肝的人),和那些感动了我的角色们而下的手,因此可能充满了各种我个人的脑洞,因此人物或许大概一定OOC了。
-
爱情故事
已完结
作者:埃里奇·西格 阅览:500387
名门之后奥利弗撞上他的“刁蛮女友”珍妮,两人一见钟情,口角不断却又愈爱愈深,但这深情的爱,却因珍妮魂归天国而陷入无限凄凉……小说谱写了一曲纯如秋水的爱情,有如一棵清嫩的小草,触动了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拨动了埋藏最深的心弦,令人刻骨铭心。图书甫一出版,立刻被千百万美国人争相传诵,连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感动得向全国人民倾情推荐。该书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长达41周,精装本在一年内重印21次;以30种文字在全球出版,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0世纪10大经典爱情”之一。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美国全球奖和奥斯卡大奖,亦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
解密
已完结
作者:麦家 阅览:500294
这是一部令人惊异而又很有大家风范的长篇小说,青年诗人麦家所开创的“新智力小说”的道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主人公是从事破解密码的特殊职业者,他有着天赋极高的智商,孤僻冷漠的性格,以及幽深莫测的奇幻命运。但是,由于国家的利益和事业的需要,他们的故事往往隐匿于世俗阳光无法照射到的角落……传奇的人生、家族的秘史、天才的智慧、诡异的想象、莫测的命运和荒诞的现实在小说中交织,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与思想震撼。→麦家作品集
-
龙纹身的女孩
已完结
作者:史迪格·拉森 阅览:499876
八十二岁的瑞典产业巨子范耶尔在生日当天,照例收到了一幅匿名寄来的裱框压花,却令他情绪溃堤地哭了起来……四十三岁的《千禧年》杂志发行人布隆维斯特,一向以揭发企业丑闻为职志,这次却栽在一个穿Armani西装的卑鄙股市投机客手上,面临牢狱之灾与信用破产危机……二十四岁的保全公司调查员莎兰德,身材瘦削、刺青处处、性情乖僻,却拥有高超诡谲的计算机技能与调查能力。但若有人想欺负看似完美受害者的她,未来恐怕会十分堪虑……一桩疑似小岛密室的谋杀案,一个权贵家族的黑暗历史,一场小记者对抗资本家的正义之战,一段受害女子的复仇之路,交织成这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全书处处惊奇,令人拍案叫绝。
-
倒淌河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阅览:499850
严歌苓的《倒淌河》描述的是一段放逐到西藏的城里人与当地藏民阿尕的爱情。这段发生了的爱情却一度让小说的主人公何夏难以定论,到底是情欲还是爱情。似乎爱情要比情欲更高一个档次。他难以界定是因为阿尕是一个普通的藏族女孩,她所拥有的青春是与文明社会认同的美丽背道而驰的。但这个女孩却因为何夏的“文明”,那点与所有藏族男人不同的柔弱和白皙,让她对这个男人痴迷起来。十八岁的阿尕用了小小的让人一眼识别的花招接近何夏。何夏在供销社工作,她便每天赤脚走老远的路来看何夏,等到何夏烦了,撵她走的时候,她从兜里掏出一枚硬币买一根红头绳,这样她就能作为一个顾客获得了留在那里的合法权。
-
婚碎
已完结
作者:福禄丸子 阅览:499187
傻囡殷长安如愿以偿嫁给外科医生骆敬之,却不知道当初他为什么答应结婚,也不知道自己并没有被爱过。直到三年后婚姻破碎,她从围城里被赶了出来…当然,在这纷繁世界里,有人是傻子,就有人是疯子,有人离去,就有人归来。
-
牛棚杂忆
已完结
作者:季羡林 阅览:497427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它带去的不是仇恨的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
-
过年
已完结
作者:那多 阅览:496922
是真,还是幻?有这样一种生物,它不同于地球上、包括外星球在内的已知所有生物。如果说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以时间为主轴,以空间为基本面,那么这种生物生活在以空间为主轴,以时间为基本面的时空里。此生物是否有逆转时间、弯曲空间的能力?是否这种能力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那多对这种生物的亲历,似乎可以说明了什么……自二○○一年起至二○○三年,多种事先全无蛛丝马迹的神奇事件陆续发生。可是,在那多最终逼近真相的时候,突兀而来的危机也随之降临……
-
我所理解的生活
已完结
作者:韩寒 阅览:496568
三十岁的韩寒。在新书中,韩寒讨论民主自由、针砭时弊,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谈及感情、家庭、偶像。第一次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生活中真实的韩寒,以及他对生活的具体理解。发表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引发公众热烈讨论。该书是韩寒推出的新杂文集,讨论民主自由、针砭时弊,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谈及感情、家庭、偶像。第一次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生活中真实的韩寒,以及他对生活的具体理解。作为80后代表作家,韩寒诚恳地袒露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诚恳之作《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想说的都在这里了。《我所理解的生活》的出版人路金波表示,从书名就可以看出,韩寒将借此与读者进行较为深刻的思想意识交流,这种交流并非空泛的自说自话。
-
北京法源寺
已完结
作者:李敖 阅览:496566
在满街招摇着美女作家们柔靡纤细的作品时,这部历史小说像绿叶丛中的红花一样,耀眼登场,因为全书只写到一个女人(还是个坏女人)。小说始终充盈着男性的豪侠、忠义、决绝和悲壮。本书没有请人作序,只有作者自己对作品的高度评价:举凡重要的主题……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狂有狂的道理,李敖在后记中列出的一大串内容的确都涉及到了,而且勾连得颇为精彩。至于作者特别推崇的历史考证,却未必如他所说的那般精确,有心挑错的人大可一读。当然,无心挑错的人更可一读。述评:悲怆的法源寺永远的李敖...
-
地久天长(王小波)
已完结
作者:王小波 阅览:496555
十七岁那年,我去了云南。我去的那地方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平原,有翠绿的竹林和清澈的小河。旱季里,天空湛蓝湛蓝的,真是美极了。我是兵团战士,穿着洗白了的军衣,自以为很神气,胸前口袋里装着红宝书,在地头休息时给老乡们念报纸。我从不和女同学谈话,以免动摇自己的革命意志。除此之外,那几年我干的事情就像水漏过筛子一样,全从记忆里漏出去啦。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却使我终生难忘,印象是那么鲜明,一切宛如昨日。。。。。。
-
绿化树
已完结
作者:张贤亮 阅览:496101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第二部《一九一八年》的题记中,曾用这样的话,形象地说明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艰巨性。当然,他指的是从沙俄时代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然而,这话对于曾经生吞活剥地接受过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的我和我的同辈人来说,应该承认也是有启迪的。于是,我萌生出一个念头:我要写一部书。这一部书将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曾经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
美人赠我蒙hàn药
已完结
作者:王朔 阅览:494031
假如说这个话题仅局限于说金庸的小说到底不是不是好小说?因为我写这个文章就是这么一个目的,我认为金庸的小说不是好小说,是港台俗文化的代表之一。但,单就这个话题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中是没有多少可谈的。也谈不长。它不可能允许就是金庸小说的好与坏这个话题进行长时间的争论,更不要说学术性争论了。
-
草房子
已完结
作者:曹文轩 阅览:493625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缺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
-
我嫁给了一个死人
已完结
作者:康奈尔·伍尔 阅览:493270
被男友抛弃的海伦,绝望地搭上一辆告别过去的远行列车,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在火车上,她巧遇一位同样身怀六甲的年轻少妇,两人的人生境遇虽然天差地别,但彼此却短暂温暖了这孤独的旅程。谁知这段巧遇竟因一场意外改变了两人的命运,某段美丽而惴栗的人生于此展开……《我嫁给了一个死人》让一场火车灾难产生“浴火重生”的新生命,让一个人能成为他所偶识的另一个人;车祸过去,新人于此诞生,带着全新的身份以及全新的前途,带着不可测的发展与极危险的因子,这个新人将要重新面对某人的过去与未来。这个“身分变换”的构想,后来也是无数电影丶电视翻拍的故事。
-
一月之后一年之后
已完结
作者:弗朗索瓦兹· 阅览:493149
贝尔纳走进咖啡馆,在几个脸被霓虹灯照得变了形的顾客的注视下迟疑了片刻后,猛地朝出纳员走去。他喜欢酒吧里的出纳小姐,她们体态丰盈,神气十足,沉浸在由硬币和火柴连成的梦幻之中。她把硬币递给他,脸上不带笑容,看上去很疲惫。接近凌晨4点钟了。电话间很脏,听筒湿呼呼的。他拨着若瑟的电话号码,发现自己一整夜急行军穿越巴黎,结果只是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机械地做着这些动作。而且,在清晨4点钟给一位年轻女子打电话也是很荒唐的事。当然,她不会对他这种粗俗无礼的行为做任何暗示,但这种举动有“小捣蛋”之嫌,他讨厌这种行为。他并不爱她,这是最糟糕的,但他想知道她在做些什么,这个念头整天都困扰着他。
-
心腹
已完结
作者:肖仁福 阅览:492870
杨登科为了实现自己的登科转干的梦想,极尽钻营之能事,几经波折终于梦想成真,由边缘人至局长司机、局长心腹,再至办公室主任,正当其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际,却因自己受贿和替局长顶罪而锒铛入狱。出狱后,杨登科发现妻子已投进了自己顶头上司董志良的怀抱。杨登科翻然悔悟,毅然决定撕破董志良道貌岸然的面皮,检举其贪污受贿的罪行……该小说对杨登科的可怜、可悲、可鄙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时时折射出作者理性批判的光芒。而官场对人物性格的扭曲也由此可窥一斑,令人沉思不已。
-
故乡相处流传
已完结
作者:刘震云 阅览:492374
《故乡相处流传》突破了《故乡天下黄花》的寓言写作的模式,反以一种戏仿的形式打破了历史寓言或政治寓言的类型化的方式来显示自身。作者从严肃与正统的历史与政治的讲述中跳出来,像是喊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像打闹天宫的孙猴子,无所顾忌,不知深浅,随随便便讲出他眼中的历史与政治。讲话的方式和讲话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小说的意义也正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以一种嘻嘻哈哈的方式来讲,历史和政治也就变得嘻嘻哈哈,非常好玩起来。
-
我的帝王生涯
已完结
作者:苏童 阅览:492000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灾难随时就会降临,端白心头一直有深深的阴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无助的,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感伤气息,凄美。作家的叙述是极为冷静,波澜不惊。宫廷内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杨夫人被活活钉死在棺材里;先王的宠妃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入冷宫,仅仅因为其善弹琵琶,就被妒火中烧的孟夫人打断十个手指;爱哭的废妃们被小皇帝剜去了舌头;何其惨烈!作者的笔却应是平静的甚至有些欣赏性的写道:那些爱哭的嫔妃们的舌头看上去就像美味的红卤猪舌一样。宫廷外,为国奋战的负伤将士死在自己尽忠的帝王手中,对起义失败的李义芝的血腥审问更是让人不忍去读。可作者的语言永远是平静的,华丽婉约的,神秘轻曼而又柔和。作品的细节真实,而又叙述细腻。基本上再现了主人公的生活。
-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已完结
作者:路遥 阅览:491893
父母亲先后去世了,大学又没考上,生性倔强的卢若琴只好把关中平原小镇上那座老宅院用大铁锁锁住,跟哥哥到黄土高原的大山深沟里来了.老家那十九年一贯制的生活结束了,她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她有些伤感,但又有点新奇.这个女孩子裑上有点男孩子的气质,看来对什么事也不胆怯.何况她已经读过《居里夫人传》一类的课外书,自以为对于生活已经有了一些坚定的认识.她对于自己从富饶繁华的平原来到这贫瘠荒凉的山沟满不在乎.当然,这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亲爱的哥哥在她裑边.哥哥是有出息的.虽然不到四十岁,就是这个县的教育局副局长.她尽管基本上没和哥哥一块生活过,但知道他是一个出脃的人.她从哥哥每次探亲回来的短暂相处中,就感到他既有学问,又有涵养,不能不叫人肃然起敬.她经常为有这样一个好哥哥而感到骄傲.现在她来到了他的裑边,就像风浪中的船儿驶进了平静的港囗.当然,出众的人往往遭遇不幸的命运.哥哥正是这样.两年前,嫂子病故了,他一个人带着五岁的玲玲过ㄖ子.这两年,他又当爹,又当娘,还要当局长.她现在心疼地看见,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一下子就好像衰老了许多.
-
风声鹤唳
已完结
作者:林语堂 阅览:491670
本书是林语堂《京华烟云》续篇,《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的《飘》!战争就像大风暴,扫着千百万落叶般的男女和小孩,把他们刮得四处飘散,让他们在某一个安全的角落躺一会儿,直到新的风暴又把他们卷入另一旋风里。因为暴风不能马上吹遍每一个角落,通常会有些落叶安定下来,停在太阳照得到的地方,那就是暂时的安息所。这段中国抗战史和所有伟大运动的历史一样,铭刻在这一代的脑海和心里。五十年或一百年后,茶楼闲话和老太太聊天时一定会把几千个风飘弱絮的故事流传下来。风中的每一片叶子都是有心灵、有感情、有热望、有梦想的个人,每个人都一样重要。我们此处的任务是追溯战争对一个女人的影响,她也是千百万落叶之一。
-
城市与狗
已完结
作者:马里奥·巴尔 阅览:491659
《城市与狗》是作者根据自己少年时在军校学习的亲身经历写成。“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打架斗殴”、“金钱交易”、“赌博”、“嫖娼”、“上课捣蛋”等丑恶行为,揭示出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处境,有相当大的震撼力。作者塑造了一个“中间人物”,他名叫阿尔贝托,为人不卑不亢,不欺负弱小,也不容强者欺负。在捍卫尊严和个人合法权利方面,阿尔贝托绝对不放弃斗争,这个人物是略萨的化身。在《城市与狗》里,阿尔贝托时而生活在社会上层(豪华住宅区),时而与来自社会底层的黑人、混血种族学员住在同一宿舍;他既看到了上层社会的伪善、欺诈和糜烂的生活,也了解了贫苦阶层的悲惨处境。这两个极端他都不能接受,因此宁肯躲进文学天地,逃避“狗咬狗”的生活。这样,阿尔贝托就逐渐培养了这样一种能力:建造文学的城池,去抵挡“城市”喧嚣和“狗”们的狂吠;因为文学为个人的反抗提供了武器,也提供了施展的空间。
-
九州·秋林箭
已完结
作者:斩鞍 阅览:491021
青石兵败后,幸存的鹰旗军神箭索隐带着尚慕舟和阿零不足四岁的女儿月儿回到故乡——寒云川的秋林渡,以拉纤为生。扶风营战士筱羽打破了他辛苫而平静的生活,请他去寒云川上刺杀鹰旗叛将路牵机。一番苦战之后,伏击的扶风营战士几乎全军覆没,路牵机被索隐射死。而寒云川边的树林里,深爱索隐的那兰姐妹正和月儿一起等待索隐归来……
-
心灵体操
已完结
作者:刘心武 阅览:490893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心灵发生着频繁而巨大、急剧又微妙的变化,《心灵体操》意在倡导通过做心灵体操,让心灵保持健康与纯洁。刘心武说,这些随笔首先是为自己写的,“坦率地说,与大家一样,我的内心深处同样有着大块的灰色地带。比如我在50岁以前,有嫉妒同辈作家之心,害怕他们超过自己;60岁后又羡慕青年一代作家的才情,恐慌他们盖过了我们这代作家的风头。好在我这些年及时‘做操’,才驱散了郁积在心里的阴影,心态变得健康明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