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唐全传
已完结
作者:陈汝衡改写 阅览:959486
清代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共68回,简称《说唐》。后与《说唐演义后传》、《说唐三传》合刻,改名《说唐全传》。著者如莲居士。明代描述隋唐兴废争战的小说大兴,先后出现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林瀚《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袁于令《隋史遗文》、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诸书,清康熙年间又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刊行。这一类著作多本正史纪传,益以唐宋杂说,形成一种系统。而《说唐》虽与《隋史遗文》梗概略同,却独能广泛吸取民间传说而加以敷演,不拘泥于史实,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说唐传》以瓦岗寨群雄风云际会为中心,铺叙自秦彝托孤、随文帝平陈,到唐李渊削平群雄、李世民登极称帝为止的故事,着力描绘了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尉迟恭等传奇人物。其中不少故事情节很吸引人,如秦琼卖马、程咬金劫王杠等,可说是妇孺皆知。人物描写虽说线条粗犷,却也形象鲜明、生动。因此,这部书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说唐》六十八回本一般认为产生于清雍正年间,版本众多,有崇德书院本、观文书屋本、圣德堂本、善成堂本、会文堂本、渔古山房本等等,以及更多的早已湮没无闻的不知名的坊刻本,1961年后还出现了曲艺理论家陈汝衡改写的六十六回本。
-
南齐书
已完结
作者:萧子显 阅览:955173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
明史
已完结
作者:张廷玉等 阅览:954135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
难经
已完结
作者:扁鹊 阅览:953859
《难经》是战国时期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
旧五代史
已完结
作者:薛居正等 阅览:949496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
千年修仙记
已完结
作者:何守伟 阅览:944893
且说东汉时有一个大将军,姓钟离,名权,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也曾为东汉大将,因征北胡有功被封为燕台侯。钟离权本想继承父业,光宗耀祖,大展宏图,不料却厄运当头、走向绝路。他曾官至谏议大夫,因上书谏事被贬官江南。遭贬不久即逢土番入侵,为了一雪被贬的耻辱,重振钟离家族的雄风,他请命率军出战,但正当两军交锋之时,忽然雷雨大作、天昏地暗,军队溃散。他单枪匹马误入深山,不禁暗叹:“身为统领三军的大将,本想扫荡敌寇而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不料军前败阵,却张贼寇之威,竟成败夫之名,朝廷问罪不说,又有何脸面去见家乡父老?哎,天亡我啊!”
-
冰鉴
已完结
作者:曾国藩 阅览:939784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
吕不韦
已完结
作者:高阳 阅览:938131
政海转入商界的是范蠡,由商业进入政治的是吕不韦。战国末期,剩下七个大国,秦楚最强,其次是齐、赵、燕,又次为魏、一韩。最弱的韩国出了个善于投机的大商人,竟致改变了历史,此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韩国故都阳翟——即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贩贱卖贵,积累千金之富。他往来贸易的主要地区,是在赵国的邯郸。这个地方在战国末期,具有特殊的地位。苏秦佩六国相印、倡一合纵”之说攻秦,秦以张仪为相,用“连横”之策,与之对抗,鬼谷子门下的这一对师兄弟,各显神通,结果使得邯郸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葡萄牙的里斯本一样。→高阳作品集
-
荀子
已完结
作者:荀况 阅览:935297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
巧联珠
已完结
作者:烟霞散人 阅览:930492
题“烟霞逸士编次”,序中又称其为“烟霞散人”,即清初太原刘璋。刘蟑生平著述详见《斩鬼传》条。 五彩堂编次本。封页已佚。十五回,不分卷,分装四册。首有序,后署“癸卯槐夏西湖云水道人题”。目录页题“新镌绣像巧联珠目次,五彩堂编次”。正文卷端题“新镌批评绣像巧联珠小说,烟霞逸士编次”。无图像,无评语,有圈点。正文半叶八行,行二十字。【藏北京图书馆】可语堂刊本,十五回,不分卷,五册一函。卷首有西湖云水道人于癸丑(按,“丑”,疑‘卯”之误)槐夏所作序文。作者自勖为“续三才子书”。余序文、题名、回目、行款皆同北京图书馆藏本,当为同一版本。【藏哈佛大学】(据吴晓铃介绍)坊刊本,据谭正璧、谭寻介绍,凡四卷十五回,题“烟霞逸士编次”。内容微有不同
-
反经
已完结
作者:赵蕤 阅览:930307
《反经》(亦称《长短经》)是一本谋略奇书,由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老师道家末枝纵横家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华夏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
-
幻中游
已完结
作者:烟霞主人 阅览:926811
《幻中游》,孤本小说,(清.步月斋主人乾隆三十二年刻本)书写明代史实,反映魏忠贤专权,刚直不阿的石峨一家的悲欢,其中忠臣孝子、烈女节妇、良师信友、义仆贤妓、无不悉备、俾看官可以启其善念,遏其邪心,较之偷香窃玉之态,闺阁床笫之言,大有异处。
-
穆天子传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924224
《穆天子传》,又名《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典籍之一。西晋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竹书纪年”,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历代内容多有散佚。
-
金史
已完结
作者:脱脱等 阅览:921207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
大唐西域记
已完结
作者:玄奘 阅览:919549
《大唐西域记》,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
-
旧唐书
已完结
作者:刘昫等 阅览:917309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
山海经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916029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杂录《庄》 、《列》 、《离骚》 、《周书》 、《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
晋书
已完结
作者:房玄龄等 阅览:915670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
新唐书
已完结
作者:欧阳修、宋祁 阅览:914195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
孙膑兵法
已完结
作者:孙膑 阅览:914147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
西厢记
已完结
作者:王实甫 阅览:911591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
驻舂园小史
已完结
作者:吴航野客 阅览:911436
《驻春园小史》,清代言情小说,驻春园小史作者是吴航野客,《驻春园小史》又名《第十才子驻春园》、《绿云缘》、《第十才子双美缘》、《一笑缘》、《第十才子书》...据序,“《驻春园》一书传世已久”,刊行于乾隆年间,共24回。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花笺记》《捉鬼传》并称为“十大才子书”。
-
黄帝内经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907684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
定鼎奇闻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900961
大清开国星仁布,喜和风甘露。彩凤呈祥,灵龟献瑞,咸歇遇景。叹潢池鼎沸,倾明祚,笑枉作鸟张空,使得个下民怨恨,上天震怒。
-
薛丁山征西
已完结
作者:如莲居士 阅览:898978
讲述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因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被陷下狱。幸于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立推荐仁贵挂帅征战,逃过此劫。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童的飞镖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太宗见出征不利,征召能人挂帅。丁山请缨,一无敌之势夺得帅印,与母亲及妹妹出发西征。途中遇窦家兄妹拦路,丁山为求脱身,假意答允窦仙童的婚约,并招揽旗下,同往解救父亲之危。仁贵获救脱险,但却不满丁山阵上招亲,将之锁入天牢,以示惩戒。苏宝童死讯传至哈迷国,群臣为之震惊,寒江关守将樊洪悲愤不绝。樊洪有女樊梨花,聪明机智,拜师学艺,临下山前,其师告知她与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缘。另一方面,樊梨花得悉薛丁山西征而至,遂出关欲会之,途中却遇上另一位青年武士薛应龙。薛应龙欲纳梨花为妻,但因比武输给梨花而被收为义子。梨花继续赴会,仁贵上阵,亦非梨花对手。丁山与之交锋,梨花一见锺情,唯有装败。丁山欲乘胜追击,再次挑战梨花显出真功夫,丁山被擒。梨花要丁山娶之为妻,丁山假意应承…这一段姻缘反反覆覆缠绕,爱恨交织,其间夹杂不少恩恩怨怨,情节紧凑。
-
滕王阁序
已完结
作者:王勃 阅览:895882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作者介绍: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
-
幼学琼林
已完结
作者:程登吉 阅览:895243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道德经
已完结
作者:老子 阅览:894465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北齐书
已完结
作者:李百药 阅览:892776
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
新五代史
已完结
作者:欧阳修 阅览:891107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