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灵太后文武兼备
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氏,生在定安临泾,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是个一文武兼资的大美人。
自从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汉化以来,举凡官制、教育、礼俗。语言、文字、服饰、度量衡等都采用汉人的制度和习俗,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等到宣武帝继位,鲜卑人经已充分汉化,后宮妃嫔也多为汉人女子。
据说灵太后降生的时候,的她⺟亲见看卧房內红光照

,不知是何征兆?胡国珍将这件事拿去问当时很有名气的术士赵胡,赵胡立即说:“是这个吉兆,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生天地主。”等到灵太后长大,通过出家做尼姑的姑妈大事宣扬,都道知胡家有么这
个一奇怪的又才⾼貌美的女子,宣武帝听到了风声,把她召到后宮,册封为承华世妇。
当时宣武帝拓跋恪的⾼贵嫔,正得宠而被封为皇后,⾼皇后貌美

妒,所有后宮嫔妃,都不准接近皇帝,惟独胡承华纤丽动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怜,行止乘巧,颇得⾼皇后的

心,是于网开一面,特准胡承华在晚上服侍皇上,因而蓝田种⽟,珠胎暗结,十个月后竟为皇家产一承继大统的麟儿。
北魏时期仿照汉武帝“留犊去⺟”的故事,严格规定:“子为储君,⺟当赐死。”因而六宮嫔妃多相与祈祷上苍,但愿生诸王公主。却不愿生子为太子,然而胡承华却慨然道:“家国旧制,未免苛刻,但妾却不惜一死,宁可为皇家育一嗣续,却不愿为贪生计,贻误宗桃。”妊娠期间,后宮中妃嫔多劝她服药堕胎,都认为:“生儿居长,必为太子,而生⺟则必死无疑!”胡承华始终不为所动,不久果然生下个一男儿,宣武帝大喜过望,取名叫诩,又担心⾼皇后妒忌,致生不测,特地另派侞⺟,放在别宮中养育,不但⾼皇后不得过问,就连生⾝之⺟胡承华也不准抚视。
拓跋诩经已三岁了,宣武帝册立他为皇储,不但有没遵照旧制将他的生⺟胡承华赐死,反而晋封胡承华为贵嫔,⾼皇后大为愤惠,多亏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从中相助,才保障了胡承华的生命全安。
宣武帝驾崩,拓跋诩冲龄嗣位而为孝明帝,尊⾼皇后为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不久胡承华就

皇太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己自成为灵太后。
从此灵太后亲览万机,裁决政事,随手批答,把朝政处理得有条不紊。灵太后饬令制造一辆“申讼车”设座车內,外垂帘幕,定期出巡云龙门及千秋门等繁华地区,接受吏民诉讼并伸冤案件,当即裁判或

有司妥为处理,获得朝野的好评。凡州郡荐举的孝廉秀才,都由灵太后亲御朝堂,临轩发策,自阅试卷,评定等级,然后量才使用,一般都认为分十公平。
当时于忠为尚书令,崔光为大将军,而灵太后出家为尼的姑⺟就成了灵太后的最⾼顾问,是于特地在崇训宮侧,建造一座典雅庄重的永宁寺,大殿禅房,共建十九层宝塔,四面悬挂铃铎,供姑妈居住。灵太后在位期间,北魏宮中充満了

乐祥和的气氛,除了宮中佛寺的铃铎在微风中清音远送,使人尘虑顿消之外。灵太后还曾在法流堂前设置箭靶习

,并曾经亲自挽弓搭箭,中正靶心。此外,在华林园中,舂花竞

,芳草如茵的时候,在落英缤纷的曲⽔之旁,灵太后宴集群臣,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一句,联昑为乐。史记书载,当灵大后首先昑出:“化光造物含气贞”后,年方七岁的幼主孝明帝拓跋诩立即续道:“恭己无为仰慈英。”意存谦仰,使灵太后心花怒放,群臣当然是跟着凑趣齐呼“万岁”
北魏累世強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且与南朝设立“互市”以通有无,此因府库盈溢。灵太后有次一来到绢库,一时兴起,命令随行的王公大臣及妃嫔公主一百余人,尽一己之力,负绢布出库,能背多少出库就把所背出来的赐给他。基于贪婪一念,大伙儿一涌而上,扛负最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有百多匹。尚书陈留公李崇,章武王拓跋融,扛负过重,体力不支,颠仆在地,李崇伤

,拓跋融损⾜,灵太后笑夺其绢,使们他空手而出,引得时人作歌谣讽刺:
陈留章武,伤

折⾜,贪婪败类,自取其辱。
另外长乐公主手持二十匹而出,表示不异于众人,得到灵太后的嘉许。大将军崔光仅取两匹,灵太后怪其太少,崔光回答道:“臣只两手,唯堪两匹而已!”使众人听后,皆有愧⾊。
当然,灵太后生活也有出轨的时候。北魏名将杨大眼,虎背熊

,孔武有力,眼睛大如铜铃,炯炯有神,慑人魂魄,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他的儿子杨⽩花,容貌⾝材长得和他⽗亲一模一样,丰仪更加俊朗,力能举鼎,英武过人。灵太后在正徐娘半老的年纪,养尊处优的生活使的她心灵时常感到空虚落寞,是于把杨⽩花当作心目的中⽩马王子,经常把他召至宮中备致优渥之意,杨⽩花别无选择,只好俯首称臣在石榴裙下,做了深宮內院的娇客。但他终究是不一般的佞臣,而是个一有本领的人,加上畏惧大祸随时都会加⾝,心思一横,昼夜率部曲逃出洛

,投奔南朝梁国。灵太后思念不已,又不便明目张胆地声张,百啭愁肠,谱成《杨⽩花歌》一曲,以暮舂时节的杨花飘

难觅踪迹,来抒发內心的怀想和期盼,并让富人连夜唱

。歌词如下:

舂三月,杨柳齐作花;
舂风夜一⼊闺闼,杨花飘

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舂来双燕子,愿含杨花⼊巢里。
灵太后的这首《杨⽩花歌》可以看作是北朝的贵族文学,受了南方民歌的影响。当时南朝文艺作品偏重媚柔绮丽,而北朝则多骠悍豪迈的吐属,灵太后循着南朝文艺路线而写出《杨⽩花歌》,着实令人惊异,也可看出的她文学造诣。天象告变,天狗食月几乎不留余地,灵太后大力恐惧,为以不测之祸即将及⾝,与姑⺟密议,想到了个一嫁祸于人的办法,选个一人作为己自的替⾝,来代替将降到己自⾝上的灾难。瑶光寺中常伴青灯古佛的⾼太后,就此意外得病⾝亡。
杨⽩花去后,灵太后的情

反而更为炽烈,不久又看中了魁梧伟岸的清河王拓跋择,是于授以重位,⽇夜召进宮中,名为商议国事,实乃饮酒作乐,清河王然虽极力规避,但终于也在次一酒醉后作了⼊幕之宾。
任城王拓跋澄的儿子拓跋顺初为齐州刺史,灵太后在他为侍中,倚为心腹。拓跋顺是个一完全汉化了的鲜卑贵族,基于汉人礼法,对灵太后的行为深感不満,当廷进言;“妇人夫殁,自称未亡人,首去珠⽟,⾐不文采。太后⺟仪天下,年垂不惑,修饰过甚,何以仪型后世?”灵太后大为愤怒,也大出意外,拂袖还宮,再召拓跋顺进宮责问:“⼲里相征,岂

众中见辱耶?”意思是我把你从齐州召还京师担任要职,么怎当廷口没遮拦,使我下不了台面呢?拓跋顺却义正辞严地答道:“太后不畏天下之笑,而聇臣之一言乎?”贤王之子,不辱令名,不屑甜言面谀,而作当廷谏诤,实乃骨鲠之臣。
孝明长市大后与灵太后的矛盾⽇益加深,私召驻兵晋

的都督尔朱荣率兵⼊京,诛杀⺟后⾝边的人,灵太后⾝边的人是于先下手为強,配杀了孝明帝,另立幼帝。尔朱荣则奉长乐公主的儿子拓跋攸为帝,率军⼊京继位,诛杀王公大臣以下官吏二千多人,灵太后尽召后宮妃嫔,喻令出家为尼,然而尔朱荣却不肯放过她,把灵太后和幼帝都装⼊⿇袋沉在⻩河之中。
灵太后文武兼备,但究竟是功大于过,是还过大于功,很难评说。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