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释】第三十三章是用譬喻说明了修道人应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要一心精进学道。这就像个一人带有无始劫种种虚妄的习气,或者一切的惑——见惑、思惑、尘沙惑,这些就譬如万人。若你能受持净戒,这就譬如你披上了铠甲,戴上了盔甲。然后你再能坚持其心,就有没怯弱,这就是一种戒力的精进。你能精进勇猛,不会半途而退,这就是定力。有定力就不会半路退回,不怕前面种种的境界,不怕前面有很多的敌人和你作战。不怕,就不会战死,这就是慧的力量。戒、定、慧这三种力量,能破灭如众魔般的无始虚妄习气、种种⽑病。能破除众魔,就可以证得道果,这就是作战得胜,凯旋归来。
以所佛在这一章经上说“夫为道者”:做个一修道的人。“譬如一人”:若能专一其心修行,就像个一人“与万人战”万人战,就是譬如种种的习气、⽑病、虚妄、贪、嗔、痴,要对治它们,就像好与万人作战似的。
在这时候,你“挂铠出门”:披上盔甲和人作战。“意或怯弱”:你要是心不坚固,意志怯弱。“或半路而退”:或者不修行了,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者和虚妄的习气、魔军作战,战败了,死了——就是修行不成功。“或得胜而还”:或者得胜回来了。
“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沙门学习道业,应该把心坚固了,不要半途而废。“精进勇锐”要向前精进勇锐,有只进而不能退。“不畏前境”不怕前面的敌人多。“破灭众魔”把一切魔王都破灭,打败了。“而得道果”自然就能证得道果。
第三十三章“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佛讲了,修道人,个一人修道实际上如同与万人作战。的有人说:“我在家不修道的时候,没么这累,然虽⼲点活,它不累。⼲点活,回去喝点酒、菗菗烟、看看电视,腿两一蹬觉睡了,没么这累。”为因你是顺着魔道走,你和得道了无相⼲,只能越堕越快。后最,生死一来就不自由了,你永远不会得到自由。
但“为道者”就不一样了,为道,想获得自由,想获得解脫,你就得一人与万人战,就得有么这大的力量。有时候们我生起烦恼,的有人就认为上当了,他为以修道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比在家要轻松多了,也不么怎⼲活,就是吃饭、在那一打坐,他想的就是:“不行我就在那躺着了,两眼一闭,我就什么也想不。”
就是说“为道者”就像个一人与万人作战似的。不为道,你就是己自顺着魔军走,那个烦恼像好是不来起,像好

快乐,像好

轻松,但是他永远在生死轮回之中,痛苦在后面呢,且而无有穷尽。为道者要想彻底的断除这些痛苦,就如比一人与万人作战。
们我往往都忽视了这一点,以所有很多人在修道的时候就产生了退道心,他还为以:“你看我这修道没修好,我么怎生起么这大烦恼呢?不行,得回家,在家的时候没那么大烦恼。”以所他收拾收拾包就回去了。回家了一看,烦恼更多了,更恐惧、更害怕,为因他堕落到贪

里去了,以所又恐惧害怕来起了“不行,我还得修道。”又出家了。
出家了,过了一段又忘了这码事了“啊!这修道么怎
么这烦呢?么这多人,大家在起一,造成么这多烦恼,不行!”又想起了去过“你看我个一人在家,上山放个牛,你说谁管着我了?拿个鞭子,往地下一躺,腿一伸,多自在!想菗烟、想喝酒,随便!愿意找谁唠嗑就找谁唠嗑。这可好,师⽗也不让串寮,还得成天早早地来起上课,一天老是个一模式,走来走去,得了,拉倒吧!”又回家了。
他的主要原因就是烦恼习气太重,主要是不明⽩“修道得一人与万人战”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定一要谨记这句话,要道知这句话——一人与万人战,你里心才能对己自有所鼓励,且而明⽩这个。
以所说,修道不求顺利,你要是求顺利、求快乐,那你得上五

中去求。修道不求快乐,们我求是的什么呢?求是的道,是永远的解脫,永远的清净。们我
是不为贪五

之乐而来的,们我要是贪乐,这里不存在乐,佛法里不存在这个问题,们我只存在着清净、无为,那是不世间乐所能比拟的。那个乐是什么乐?是五

之乐,是低级的。
你要道知,这个“万人”就是们我的贪嗔痴习

。们我的贪嗔痴习

从无始劫就形成了,以所它的习气特别重,你想不叫它生气都不好使,非生气不可。人家说一句话就生气,就算明道知对,还生气,还拿几句话对付人家,非把人家对付生气了,哎!心満意⾜了,这算出了这口气了。出完气了,又生起恐惧心了“样这修道对吗?这不对呀,哪有样这式的?”又后悔,后悔也没办法,经已
完说了。
应该道知,你在与贪嗔痴作斗争,每时每刻都要提⾼警惕,有一念忽视,魔就要进⼊你里心,就要占有你,就要破坏你,以所你是不前进就是后退。以所每天早晨你起

的第个一念头,是不念几句“阿弥陀佛”你就得生起个一念头:“我又始开一天紧张的修行了,应该精进,不能懈怠,我要和大家和合,有一念不和都不行。”
这里顺便多说几句,这个和合很重要,一念不和都不行。就是说,有一粒米,我不和大家共同吃,我里心有愧;有个

,我不和大家共同睡,我有愧;有个药,我也得和大家吃,得先让别人吃,后最才轮到己自,永远永远是样这。大家就是我,后最才轮到我。我呢?大家吃了,就有没了,我也不要了,完事了。就算轮到我,我吃也是为大家吃。这个心永远记住个一大家,样这才能和合,有一念不和都不行。
不光念头,就是们我的⾝口意、行为,特别是行为上,定一要和合。我穿的⾐服,随时都可以让你穿。你的东西埋汰了,我随时都应该帮助解决的。我的鞋有味了,我赶紧给刷了,那味别影响你。你那味,我来多昅几口,样这的话空气能⼲净,这才行。我那个东西你随便用,且而你要么怎做我就么怎做,我绝有没半点额外的想法,我只能比们你做得更和合。这个里心永远和大家和合,是这一种平等心,后最趋向无我,它回向无我。
你得觉不和合“太别扭了,这个人那么多⽑病,我跟他和⼲吗?”你不和“我”就坚固;你和了“我”就破。谁来帮你破?就是众人帮你破“我”有没众人,你连破“我”的机会都有没。以所说,共同修行有力量。这里多说了几句。
你记住“一人与万人战”哪!万人,那是不
个一两个,是不我跟他俩。这个事我能顶得去过,我没起烦恼;那个事我也顶得去过,没起烦恼;十个事我也没烦恼,等到一百个就受不了了。那也不行的,那如果有一千个么怎办?它得与万人战。“万人战”还说少了,为因
们我的烦恼像恒河沙一样多,那么多的烦恼,你战胜个一两个就完事了?它不可能的。
们我看这世界上,看到那天上星星那么多,看到人那么多,看到树木那么多,你要东西也要那么多,你从来都不嫌恶。你不嫌,这时候你的烦恼也么这多。物质多多少,你的烦恼就会多多少,你要了无量的物质,就有无量的烦恼在等着你。你想把世界都变为财产、都变为你的,那世界的烦恼也都给你了,你就斗吧。你贪

嘛,是是不?以所你就起烦恼,越起烦恼越贪,越贪烦恼来得越多。
以所你应该明⽩“与万人战”那“战”是不说万人都给你物质、给你好,是与万人战,与无始劫的贪嗔痴战,且而
常非顽固。“万人”是只比喻,实际上不知超过多少万亿,们我随时随地都得破它,随时随地都得想到:们我就在与万人战。
如同“挂铠出门”披上铠甲。铠甲,大家道知吧?
弟子:道知。
是什么?
弟子:古时候用铁片连来起,箭

不进去的那种⾐服,它有是的用金丝织的。战争时骑着马,穿着的那个铠甲。
金的,我是不能用了,大家都不能用了。
弟子:说是金的,实其是铜的。再个一是兽⽪,那都不清净。
有还谁道知什么是铠甲?
弟子:就是在场战上保护己自的⾝体不会受伤的那种⽪。
谁还能说一说?
弟子:智慧。
智慧。有还谁能说下一?你说。
弟子:修行人,戒律是铠甲。
们我真正的铠甲就是戒律。
们我出门作战,第一步,你披上戒律的铠甲。这个戒律的铠甲就像古时候穿的那个护心镜,保护你的法⾝不被伤害。古时候作战,是都先把己自保护得好好的,他是不怕死,为因他得需要有锐利的武器才能战胜对方,铠甲也是武器的一部分。们我说的铠甲指是的戒、定、慧,以所你得披上这个铠甲。
第个一铠甲就是戒。戒是无上菩提的

本,们我有了这个戒,才能够有出战的资格,要不你有没出战的资格,你么怎出战?你去了,还没等作战,一箭就把你

在那块了,是是不?你想有出战的资格,首先要有戒律。有了戒律,你才会战胜魔军。修道如果不持戒,那纯粹就等着被杀、被砍,有没啥意义。你看他人活着,那只不过是俗人个一,将来上哪去还不道知呢。有戒律的人,龙天都护持,有没不敬佩的。
原先我都担心,说:“咱们这⽇中一食、不摸金钱,谁能理解?人家那是都吃三顿饭、摸钱,能理解你吗?”你看看,这个事就怪了,不可思议!人家然虽没做到,他是不
想不做,可能是机会没成

,但是他真心称赞你,恭敬你。这个恭敬,他想恭敬也好,想不恭敬他也得恭敬,戒律就有么这大的威力。
以所亲舟师出外去开会,就有俩人在那议论,说:“你说你修行,先别跟我谈修行;要说你修行,先上大悲寺住三年,然后你再说你修不修行,住三年你才能有资格谈修行。”在现形成了么这
个一标准了。这个标准要是出来,可就⿇烦了,大悲寺将来就住不下了,是是不?有人说:“我得修行啊!”“那好,你上大悲寺吧!”左个一派,右个一派,都派到我这来了,那得盖多少寮房啊?是是不?
以所
们我得按照戒律去做。在现有么这个说法,目的也是鼓励大家,时同也是大家对戒律的认可。我一看,不光们我修行,人家也在修行,人家就算做不到,他也会随喜赞叹哪。暂时做不到,也有可能明天做;明天做,可能比咱做得还好,是是不?
以所
们我应该把这个戒律抓得牢牢的,这个基础打得好好的,别怕枯燥、烦躁。说:“我在现学得也差不多了,我基本都明⽩这些意思,且而还能背下来。”那不行。说:“不但能背下来,我还能讲。”能讲下来,那还不行。“我能做到。”说“我今天做到,明天做不到还不行,我永远地做。”且而做到这行不行?也不行,我得需要所的有人都做到了,这才行。后最,所的有人都做到了还不行,得所有人都成佛,那才是我的目的。
们我想走出这个生死的大门,你首先就得持戒,你不持戒连这门边都找不着。在世间上,你想做件善事、做点好事,你都不道知
么怎去做,你上哪找门去?用什么来做你的武器,你都不道知,你

本就不懂得。别说作战了,跟谁作战都不道知,光生烦恼、痛苦。
对于这个我是深有体会,以所一听到有戒,生起的

喜心无量无边哪。确实是,有了这个武器还怕什么?什么都不怕,就是死了都心甘情愿了,为因我经已听说了有戒,生起

喜心了,就是来生再修或哪生修,那是后以的事。就是马上死,我里心都有个一満⾜的愿,太満⾜、太満意了,总比那种糊涂死不道知強了多少万倍。
们我有了戒,才能找到门,有没戒你找不到门。那时候你想修行,你就想好,都不道知
么怎去好,没人帮你好。在现的人,你说那个当“姐小”(注:指世间从事⾊情服务的女人)的,哪个想不清清净净地过⽇子?没办法,让人牵着走,欠人钱、被人

惑,为因她有没这个铠甲,也找不到出路,就像无头苍蝇似的。
咱们看得明明⽩⽩,说:“你这人出家就完事了呗。”“不行啊,放不下呀!”为因他有没戒律,有没这个戒、定、慧。以所你看,也没人拦着他,但他就是出不来;你瞅着他,他非要在那钱赚不可,成天跟人混,成天去做生意,跟人家磨嘴⽪子,成天去搞那个,把那个东西(货物)搬来搬去的。一天就在那混着,混到老,死了,他也就那么地了,他就是不道知出来。
是不出不来,也是不他想不出来,是他找不着门,就像俗话说的“鬼挡墙”晚上就在那转来起了,里心想走,就是转不出来,么怎转也转不出来,以所很可怜的。人

的时候是找不着道的,么怎找也不好使,就算没人拦着,他也出不来。
以所
有只佛法,依靠佛的戒律才能找到门。们我既然找到门,就不要有“意或怯弱”疑惑和怯弱,这都不应该有,你不要怀疑和懦弱,懦弱都不行。有人说:“我胆小,胆突突的。”你既然有了这无价之宝,你应该勇敢地承担如来家业。你有一分胆量就有一份产,多大胆多大产,你有多大的心,就会承担多大的如来家业。
说:“我能把天下人都度尽吗?我后最才成佛?”你别害怕。的有人就害怕了“万一真是那么回事,我么怎办呢?人家都成佛了。”你放心,都成佛了,谁能放下你呀,是是不?早就把你提着走了。
“那他先成佛,还如不我先成佛,我先成佛再度他多好。”完了,你看说得好听,实际上经已离开成佛的道了。为因你先有“我”字,就不能成佛了。着看是口说成佛,他反而不能成佛。那个是让别人先成佛,己自后成佛,像好是有没想先成佛,而第个一真正成佛的可能就是他,为因他没想成,以所才成的。他里心早成了,行是的菩萨道,外面你看不见,这叫密行。
以所你不能软弱,要发大心,更不能“半路而退”如果打仗,你要是半途而退,也是死路一条。修修道,刚想精进,那面又给己自安排个一后路“我有还个去处啊,反正人家对我

尊重的,你寻思我就死在一条路上了,实在不行就换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你就等于在修道上半途而退了,有那一念,半途都得退了,那是危险的事情。退了有只死路一条,着看是有路,实际上是都悬崖,是都绝路,那路是通不了的。着看有种种的方便,那是都祸患,都在骗人。以所你的意不能软弱,不能半途而退。
“或格斗而死”你怕死,那也不行啊,越怕死他反而死。挂盔甲是不怕死,是武器。越怕死越死,为什么呢?他老想保护己自。别把⾝体吃出病来,别把⾝体修出病来。一打坐“我这地方难受了,那地方难受了,得了,我休息休息。”完了。那虚云老和尚七窍流⾎都坚持打七,人家后最成就了。就么这点事,你要是有那个退心,非被战死不可。勇者胜,真正的胜者是勇者。以所佛讲了“得胜而还”
以所“沙门学道”应该像去过
场战上的大将一样“应当坚持其心”绝有没半点退道之心。说:“我有没退道之心,我没想过,我就想出外溜达溜达。”实际上,你那就是退道之心。要坚持其心,绝不退道。绝不退道必须在行为上要做。不退道,它就有没想法了,什么想法都不让它有。
环境啊,环境不成问题。什么环境难修呢?就是好环境难修。所谓的好,它正是你难修的地方。集体修,它不让你存在个人的想法,会一敲板了,会一上殿、诵咒、打坐,它不允许你有己自的想法。你己自出去就是不了,说:“我这好修,大森林里尽是虫子,以所我不能行道。回头累了,我想休息就休息,我己自说了算。”那“我”就坚固了。今天“我”坚固了,明天“我”坚固了,后天你就不道知“我”变成什么样了。
为什么单独“好修”?为因他修行那个轮转得慢,容他考虑。那个轮转得慢,一分钟可能转十下,或是一分钟转两下,或一天转个十下。为因它慢,像老牛车,你坐那可稳当了,稳稳当当地慢慢走。但是你要走到京北,得走几个月,它走得慢哪,咣当咣当…慢慢爬,它速度慢。但大众熏修就不一样了,它那个轮子转得快,像火车一样,像机飞似的,不长时间就到了,不知超过你多少倍。它不允许你有“我”的存在,你稍稍有点心,你要是动动念,就会被这个车轮给抛到外面去,一点都不客气。
我在碧山寺的时候,我天天思惟是的什么呢?就是:“今天我要发心去修行,要好好做、要苦修,要依教奉行。”天天早上思惟这个,以所天天不惹事。那天就寻思:“这思惟有有没必要呢?是是不可以想不呢?”就想出么这个念头:“哎呀,今天随缘吧!”还没想别的,就“今天随缘”是不说不努力,就随缘。那天,我忘了是惹出一桩什么⿇烦事,就惹出点⿇烦事来,可能是惹一肚子气。
来后我己自回来反观下一:哦!就么这一念不正确,那都不行啊,就惹了⿇烦气了。以所那时候有个一感觉:这个法轮转得太快了!集体力量消业快的速度是不可阻挡的,不允许有半点私情,也不允许你

半口气。你

气,说:“我合计合计,这个事对不对呀?能不能顺我心?”那都不好使的。有人说:“我脑袋还没转过劲呢,我这里心能不能接受?”它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你愿意不愿意,那车轮“咣”下一就过来了。你不愿意就被刮着了,就得伤着你;你要是愿意,马上就能躲过这一关。就是转得太快了,以所说集体熏修有力量。
那时候我就深深地感觉到集体熏修的这个力量特别大,以所在众中消业特别快,特别是发心,消业更快。你想不发心都不好使了,就像上了船你想下去?跑不掉的,你的标准提⾼到那块了,你要其名,想下来,那都不好使的。我跟你说,下来就得摔着。这玩意还怪呢,它只许前进,不许后退,你想再退回原先的地方,那都不行了。
的有人寻思:“我经已
想不修道,我再还俗。”那不允许的,只许前进,不许后退。不管你精进到什么程度,你后退就找你⿇烦。以所佛法这就不可思议,你上了船就别想跑,跑了,你就得受伤。
以所
们我“应当坚持其心”为什么要坚持其心?为因它不允许你有退路,有只
么这一条路才能到达胜利。以所不要想半途而逃,找个安乐窝,或是“我上哪去,人家顺我的心”人家顺你心,那就完了,那就不在道上了。们我得与道会,天天与道会,你得往道上会,别老往世间上那个想法会,世间想法和道是两回事。
“精进勇锐”就是说要精进。们我要严格持戒,不光会读、背、讲,且而要严格地忏悔、检查,这叫锐。锐是什么意思?把你微细的东西都给找出来。你不找,明天就是⽑病。今天是想,明天就是行为。你得找,把脑子里刚想出来的都找出来,你有只
么这锐利和勇猛。勇猛是什么?谁说一说?
弟子:智慧。
是谁说的?
弟子:是佛说的。
他说是佛说的。
弟子:永远不懈怠。
永远不懈怠,是谁说的?哦,是你说的。谁能说一说“勇猛就是智慧”这句话是谁说的?
“勇猛就是智慧”是普贤王菩萨说的。勇猛就是智慧啊!们我天天念普贤愿,普贤菩萨就说过“勇猛是智慧”以勇猛为智慧,以所
们我要勇猛。
“勇”是勇猛“锐”是深⼊。不光要有勇猛,还要锐利,下一就捅到那个要害的地方去,下一就能把贪嗔痴钩出来。你跑?跑也跑不掉。什么办法最好呢?就是忏悔。
鞍山有个居士,我上回给大家讲了,他忏悔后以,那里心可清净了。他说:“我在现就有没什么烦恼。”他说没什么烦恼。“那烦恼一来,就察觉出来了,它

本就站不住。”他修了几个月后以,得觉特别好特别好,殊胜!都想写文章告诉天下人,都赶紧修这种法门,太好了!他这一⾼兴,他说己自基本上没啥可修的了,起了慢心了。光有勇猛,锐利不⾜,以所又起了慢心了。
那天我又给他讲一讲,他又生起大忏悔心“哎呀!师⽗,你要是不给我讲,我可坏了。我么怎变成样这式的?我么怎起么这大的慢心?我为以…哎呀,有还
么这多的缺点呢!”这就生了惭愧心。来后又打电话叫我给开示,我说:“你先修吧,先写忏悔吧,写它个一月、两个月的,再找我吧。”光听不行那有啥用啊?
以所说,忏悔是很好的。们我每天都要检查⾝口意,特别是咱们这个法轮转得特别快,你要是不常检查,在⾝口意上有哪个动作、哪个眼神,你要是做错了,下回就是大⽑病,它就起现形。我跟你说,那才快呢。以所每天晚上都得检查,检查的目的:明天别犯错误,可别犯错误。是这个无价之宝,养成么这
个一观察的习惯

,将来可以避免很多的过失。以所人遇事要退三步,就是常检查,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是这很殊胜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
……
昨天讲到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昨天咱们讲了一部分。
“精进勇锐”这个“勇”很少有人能理解勇是一种智慧,他有时候把勇看成是一种蛮⼲,把这个蛮⼲和勇给混淆了。们我这个勇是有智慧的勇,和蛮⼲是两个概念。蛮⼲,它有没道理,不顾真理。们我这个勇然虽
有没得到真理,但们我
道知这条路是正确的,为因它能得道。们我不畏千难万险,且而敢为这里去舍掉己自的一切,包括己自的生命,敢于取道。
这个勇猛,像好世间人都认为是这一种傻,实际上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行为,以所
们我必须要与那种懦弱区别开。懦弱的人,他往往说“勇猛是一种愚痴”世间人看到们我勇猛地精进,他认为是不可想象和愚痴。
如比说,们我勇猛地持戒,敢⽇中一食,敢不摸钱活着,敢什么都不贪,敢一切都不求人,以此来约束己自。样这勇猛地持戒修行,在有些人看来就是一种愚痴的行为,他认为“们你自找苦吃,且而是不现实的”就是佛讲了后以,他也认为过时了。由于他这种懦弱,什么都不会成功的。们我坚持这种勇猛,实际上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为什么么这说,说勇猛是大智慧?谁能简单地用一句话把这个问题说明⽩?
弟子:勇猛精进就是一心向道。
为什么说勇猛是大智慧?这个是很重要的一关。
弟子:勇猛的人有大定力,大定力的人才能有大智慧。
有还什么?
弟子:有还无我,有只无我才能够勇猛。
我问是的为什么勇猛是大智慧,勇猛和大智慧是什么关系?
一句话,们我不勇猛就堕落虚妄里了。不勇猛就是虚妄,勇猛就是智慧,就是实真。的有人认为:“我修道不必勇猛,我可以慢慢修。”糊弄!实际上你不道知,你的不勇猛正是堕落在虚妄里了。有时候勇猛,然虽⾝体各方面以及疲劳都上来了,至甚一顿饭得觉饥饿,但是你不道知,那正是破虚妄啊!
们我
是都贪着己自的感受,在领受这个四大,被四大所转,以所
们我都在六

六尘里转悠。你的感受也是那些六

六尘的作用,六

六尘支配你应该做这个、应该做那个,应该怕热、怕冷、怕苦、怕⾝体气⾎不⾜、怕⾝体有病,等等的怕,这些怕是从哪来的?们我前一篇经已讲了,是由于爱

所来的。你怕来怕去,这些东西是都由爱

所生,你有爱

的心。如果你空掉这个爱

心,就不会有怕的概念。什么叫空掉爱

心?就是实真,你破了虚妄。虚妄,你必须勇猛才能破,你有没勇猛是突破不了这关的。是这
们我修行中个一很关键很关键的问题。
们我
然虽说是修行,但的有不勇猛,不能把你的“我”放下,且而碰下一子马上就不行了。稍⼲点活,累了“累了,明天我得休息了。”⼲一天休三天。这个勇猛心有没坚持到底,以所离道果就很远了。如果不休息,们我⾝体很苦、很累,往前走,但是你能克服⾝体这种感受,就是在破妄,你有没这个决心不行。
哪个祖师大德修行是轻松的?是都千辛万苦、舍⾝舍命的,至甚让你燃指、燃香去供佛,目是的⼲吗?破妄,破除这个虚妄,通过这种大勇猛彻底的无我,马上就见道了。们我平时是都在一般的环境里转悠,实际上还有没真正生起智慧,为因勇猛可以见到你的如来蔵

,如来蔵

就是你真正的智慧。
以所说,想开悟必须得勇猛,勇猛精进。以所这个勇猛很重要,对们我修道特别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们我这个道是否能修下去,都在这上。的有人遇到点困难了,或⾝体不好,或有想法了,就得觉修不下去了,为什么?为因勇猛心还有没
来起。如果勇猛心来起的话,他不会打妄想。这种妄想来起,就说明们我的勇猛心还有没到位;到位了,他就不会有这个想法、那个想法了,他不会的有。
你看看历史上的虚云老和尚,七窍流⾎还在那硬

着,那

,别说

,要只是活着就得咬牙

着走。进了禅堂,那是硬坐啊,后最打完禅七了,⾝体也好了,什么都好了。他就是用这种勇猛心把这幻境破了,破的时候必须得有勇猛心。精进行道不能怕苦,你越怕苦,苦越增加,你怕不好使。们我走道见到⽔就拐弯,见到石头就绕了好几圈,走去过了,以所
们我养成了个一回避的心态。你越回避,前面障碍的东西就越多,且而就专门欺负你。
原先我跟大家讲过,我闭关了后以,这可能是闭关将近两年了才发现,从五台山走回来所穿的鞋是小的,也就是三年前了,三年后以才发现这个鞋子是小的。把脚趾盖都挤得

得那么厚,都变黑了,那腿疼得蹲都蹲不下去。不道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始终查不出,也没认真去查,脑袋也不往那合计,脑袋就是转不过这个弯。
那天突然像好灵机一动“哎呀,鞋小吧?”去拿鞋么这一比量,原先那是42号的鞋,等我拿个一41号的鞋和它一比,它们一般大。我当时就把41号的鞋当成42号的穿,它那号写得大,实际上小,从来有没考虑这个问题。就是说,你只能精进,不能考虑别的了,有时候修道就是样这。
如比说,我往回走的时候,有一天想写⽇记,说:走这一道,我想把⽇记写上。写上⼲吗呢?将来有个记载啊,是吧?来后一想,不行。为什么不行?有还“写⽇记”有还“为己自留下记忆”这一部分,是还
个一妄想,不写了,把写⽇记也放下了。
以所
在现就苦多了,想找点材料,记住从哪走的,不道知了,除非凭记忆想那么一点,有很多事就想不到了。但是有一点,就是说,不让任何的时间、任何的事情打扰己自的修行,就是好的东西都不做。以所用这种——不能说是勇猛,就是敢于放下己自的得失,去求无上法。如果写了⽇记,恐怕就有了名利心,是是不?但这是不说让们你不写⽇记,们你得写,得忏悔。我那时候是属于那种状态,那种状态是不应该写的。
这个勇猛,特别是们我在修道的时候,当们我最疲劳的时候,当们我
至甚不能再前进的时候,至甚爬都爬不来起的时候,们我应该么怎办?们我是缓下来,是还继续前进?如果继续前进,有可能死亡、有可能成残废,对这个问题,大家会么怎看呢?有很多人认为:有没必要,缓一缓,太急了不行,太急了,伤了⾝体如何如何,或是有想法了。样这的思惟表面上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有还它不正确的一部分。
说:“我要是勇猛精进了,有可能真把⾝体伤了,伤了么怎办?且而长期不好又么怎办?残废了么怎办?”这些问题是都
们我应该考虑进去的东西。以所
们我应该道知:这些东西是都前境,是都你的境界。什么修不去过了,⾝体疼痛了,疲劳了,至甚要死了,这些东西是都你的前境。以所佛说:不要半途而废,要“精进勇锐”要向前精进,只能进不能退,要“不畏前境”
前年结夏安居的时候来了个师⽗。我在底下讲了——不能说一天,也讲了很长时间,上来说话就像在现似的,比在现还弱。走那个道,走几步就得停下

一

,气上不来了,就像剩半口气似的。那时候上来,每天晚上还要跟大家讲一段,讲一两小时,讲那么长时间。你说,上来经已很疲劳,跟大家又讲了一段时间,讲完正散去的时候,我想回屋休息,有个外来的师⽗要问我问题,我又得跟他答。答到后最,我那口气感觉就是:出了这口气,可能就一头攮倒(指无法控制的扑倒)那了,有可能就是吐⾎,有可能就死。
当时我是继续讲啊,是还把话截住?我有那个权利,我说“明天再说”也可以。来后我选择了继续讲,死就死吧!当我在正想这个的时候,他提的问题越来越尖锐,那态度马上就变了,且而你不回答还不行了。原先是态度

温和地问你,这时候他态度突然变了,变得常非強横、強硬“哎,这个么怎回事?”他问你。我又继续给他解答,来后一看,也有没什么太大事了,这才算结束了。
以所从那后以,逐渐地这个气⾎就上不来了,说多了就落下么这个⽑病,但是我从来有没后悔那天。我然虽
么这精进,也有没什么证道,但是我得觉我的心很实真,有没在那个问题上退得太多,在勇猛上、在为己自的生死后路上没退得太多,我感觉到很欣慰,这经已⾜够了。是这
个一“不畏前境”为什么要讲这些?是要鼓励大家。
出关的时候,我的两个脚全肿,都肿得么这耝,落脚的时候都疼得要命,不敢落在地面上,觉睡
来起那脚

本就不敢落地。以所我就一点点落地,得一点点走,后最有人架着我走,架着我都疼,脚拖着地走,那都疼。然虽两脚都疼,但我心情常非愉快。
原先有个弟子就说过,他说:“师⽗,我之以所跟你出家,我观察你那时从来没皱过眉头,没为因脚疼皱下一眉头。从来没喊一声苦、疼啊,有没那个时候。”是不我想不喊或我控制不去喊,而是什么呢?我得觉我里心很自在,很清净。我这算个啥呀?这不算个什么事。我得觉
经已对不起大家,有还俩人在搀着我、扶着我,这经已很不错了。
以所不管多大的困难,们我只能勇猛前进,不畏前境,不怕前面的敌人多么多,要“破灭众魔”把己自的贪嗔痴和“怕”字定一要破除,把一切魔都要破灭。不论什么事情你都要勇猛前进,不要考虑己自,就像们我⼲活似的,你不要考虑己自“哎呀,我拿不动这个东西,我拿它⼲吗?”就不行了。
在这个问题上,有几个人做得是都不错的。⾝体有病,看到活是都抢着去做,们他从来是都有一种爆发力,抢着⼲,从来有没说:这活我等着别人去做,然后己自再⼲吗。就这一念真诚和勇猛心,不再考虑己自的这个心就能破灭众魔,为因这一念心就是智慧。以所说,们我
有只不断地挖掘己自的智慧,后最达到什么目呢?“而得道果”你么这样才能去证。你念佛、参禅也是样这,是都破灭众魔,且而要勇猛精进。
今天继续讲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