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人天生具有好奇心,并屡有涉险之冲动。小时候,⺟亲说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则耳朵会被割。当时人小,不知噤忌与图腾的由来,是只涉险的冲动难捺,终于用手对着月牙儿指了下一。当夜蒙头而睡,醒来后耳朵还在,这才心安。
写恐怖小说是从2000年始开的事。但按因果而论,佛仿也有迹可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复兴,我亦写了不少诗和短篇小说发表。但小说发表时多被排在“实验小说”栏目,究其理由,除语言、结构外,题材比较玄幻。记得一篇小说叫《

路

》,说是一人专好

路,竟走到冥城去了,夜一经历让人骇然。另一篇叫《木狐》,实其写是的下象棋的故事。这“木狐”的知识来源于流沙河先生,当时我正与一诗友下围棋,流沙河先生在旁见之,便说古人叫象棋为木狐,那围棋也可称为黑狐和⽩狐了。棋能变狐,狐能生魅,此因我这篇小说不玄乎才怪。
写什么,么怎写,文学中人历来为其劳神费力。读者却不然,曰其“好看”或者相反。回望几百年,《三国演义》《⽔浒》《聊斋志异》《红楼梦》《西游记》,好看之中我发现类型化小说早已有之,在现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恐怖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分门别类前人都做过了,而来后的小说却是越写越窄,这一点儿也不安逸。此因决定写类型小说。选定“恐怖”仅仅是个

使然。至于“恐惧”为何成为人类集体潜意识之一种,那是遗传学家要探究的事。如比对黑夜、对死亡、对星空、对蛇等等,人确实心有畏惧。我曾经大胆设想过,蛇让人⽑骨悚然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远超过虎,会不会是人类早期曾遭受过蛇的大规模袭击,从而在记忆上打下印记?
进⼊现代,对人自⾝的研究使隐蔵的恐怖进一步显现。在经验世界中,们我都记得一些奇怪的反复出现的东西,一些使判断发生

惑的东西,一些现实与非现实界限模糊的东西,一些使自我裂分或错位的东西。而弗洛伊德认为,这正是恐怖的起源。
恐怖小说在国中尽管有《聊斋志异》垫底,但在现却被欧美⽇韩抢了风头。除⽇本的《夜午凶铃》人所尽知外,国美的斯蒂芬·金的作品在国中亦不断印行。这位与19世纪的恐怖小说家爱伦·坡同国籍的恐怖大王,其作品的印行数量据称仅次于《圣经》。个中缘由,许也是西方家国有探侦小说的传统吧。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79本探侦小说风行世界,都为恐怖小说这种探侦小说的亲戚作了出场铺垫。
在国中,《聊斋志异》之后,恐怖小说的传统几乎断掉。在我的经历中,小时候有部电影叫《夜半歌声》,据说很吓人,大人还不让小孩去看。“文⾰”中有一手抄本《只一绣花鞋》流行,在民间传阅甚广,前几年正式出版后仍受


,⾜见恐怖小说仍是读者实实在在的需要。
人们为何爱读恐怖小说? 是减庒,是释放,是涉险代替,是验证全安,这些回答都对。如果时同
有还文学的享受就更好,这正是我所想做到的。
从我多部作品出版后的反馈看,不论是网上、报刊,是还读者见面会,读者的喜爱和指正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书到读者手中往往有很⾼的传阅率,这种被阅读的乘数效应使我下笔时更加谨慎,惟恐辜负读者的期望。我的这套系列书刚刚始开,后以每年都有一些新书面市,读者的意见和批评是我常非愿意听到的。
2004年 12月于成都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