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无聊的通信&r
自从先生出了征求“青年爱读书十部”的广告之后,《京报副刊》上就登了关于这类的许多无聊的通信;如“年青妇女是否可算‘青年’”之类。样这无聊的文字,样这简单的脑筋,有登载的价值么?除此,有还前天的副刊上载有鲁迅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亦是最无聊的一种,亦无登载的必要!《京报副刊》的篇幅是有限的,请先生宝贵它吧,多登些有价值的文字吧!兹寄上一张征求的表请收下。
十三,仲潜。
凡记者收到外间的来信,看完后以认为有还再给别人看看的必要,是于在本刊上发表了。例如廖仲潜先生这封信,我也认为有公开的价值,然虽或者有人(许也连廖先生己自)要把它认为“无聊的通信”我发表“青年二字是否连妇女也包括在內?”的李君通信,是恐怕读者当中有还像李君一般怀疑的,看了我的答案可以连带的明⽩了。关于这层我有没什么其他的答辩。至于鲁迅先生的《咬文嚼字》,在记者个人的意见,是认为极重要极有意义的文字的,以所特用了二号字的标题,四号字的署名,希望读者特别注意。为因鲁迅先生所攻击的两点,在记者也为以是晚近翻译界堕落的征兆,不可不力求改⾰的。国中从翻译印度文字以来,乎似数千年中还有没人想过样这的怪思想,为以女人的名字应该用丽美的字眼,人男的名字的第一者应该用《家百姓》的中字,的确是近十年来的人发明的(这种办法在严几道时代还未通行),而近十年来的翻译文字的错误百出也可以算得震铄前古的了。至于这两点为什么要攻击,要只一看鲁迅先生的讽刺文字就会明⽩。他以国中“周家的姐小不另姓绸”去映衬有许多人用“玛丽亚”“婀娜”“娜拉”这些丽美字眼译外国女人名字之不当,以“吾家rky”一语去讥讽有许多人将无论那一国的人名硬用《家百姓》的中字作第一音之可笑,只这两句话给们我的趣味经已够深长够浓厚了,而廖先生还说它是“最无聊”的文字么?后最我很感谢廖先生热心的给我指导,还很希望其他读者如对于副刊有什么意见时不吝赐教。
伏园敬复。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京报副刊》。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