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没落?
常庚
五月二十八⽇的《大晚报》告诉了们我一件文艺上的重要的新闻:
“我国美术名家刘海粟徐悲鸿(2)等,近在苏俄莫斯科举行国中书画展览会,深得彼邦人士极力赞美,揄扬我国之书画名作,切合苏俄在正盛行之象征主义作品。爱苏俄艺术界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国中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国中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此事已由俄方与国中驻俄大馆使接洽,时同苏俄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亦奉到训令,与我方商洽此事。…”
是这
个一喜讯,值得们我⾼兴的。但们我当欣喜于“发扬国光”(3)之后,还应该沉静下一,想到以下的事实——一,倘说:国中画和印象主义(4)有一脉相通,那倒还说得下去的,在现
为以“切合苏俄在正盛行之象征主义”却未免近于梦话。半枝紫藤,一株松树,个一老虎,几匹⿇雀,有些确乎是不像的真,但那是为因画不像的缘故,何尝“象征”着别的什么呢?
二,苏俄的象征主义的没落,在十月⾰命时,后以便崛起了构成主义(5),而此后又渐为写实主义所排去。以所倘说:构成主义已渐没落,而写实主义“引成欣欣向荣之概”那是说得下去的。不然,便是梦话。苏俄文艺界上,象征主义的作品有些什么呀?
三,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是象征。它除了⽩鼻梁表丑脚,花脸表強人,执鞭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那里有还什么说不出,做不出的深意义?
欧洲离们我也真远,们我对于那边的文艺情形也的真不大分明,但是,在现二十世纪经已度过了三分之一,耝浅的事是道知一点的了,样这的新闻倒令人得觉是“象征主义作品”它象征着们他的艺术的消亡。
五月三十⽇。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二⽇《华中⽇报·动向》。(2)刘海粟江苏武进人,画家。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画家。一九三四年们他先后赴欧洲参加国中画展。(3)“发扬国光”这也是上引《大晚报》题为《梅兰芳赴苏俄》新闻的中话。
(4)印象主义十九世纪后半期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思嘲。主要表在现绘画上,強调表现艺术家瞬间的主观印象,重在⾊彩光线,不拘泥于对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这种思嘲来后影响到文学、音乐、雕刻等各方面。
(5)构成主义也叫结构主义,现代西方形式主义艺术流派之一。它排斥艺术的思想

、形象

和民族传统,凭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构成菗象的造型。十月⾰命后不久,它曾以“⾰新”面貌一度出现于苏联。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