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按照古老风俗,十月初一是个一上坟的节⽇。襄

家家户户,天⾊不明就烧焚冥镪、纸钱和纸剪的寒⾐。城內城外,这儿那儿,不时出发来悲哀哭声。但是督师行辕附近,前后左右的街巷常非肃静。自从杨嗣昌到了襄

,这一带就布満岗哨,不许闲人逗留,也不许有叫卖音声。今天为因要召开军事会议,更加戒备森严,实行静街,断绝行人往来。那些靠近行辕的居民,要出城扫墓的只好走后门悄悄出去;想在家中哭奠的,也不敢放声大哭。
辕门外,官兵如林,明盔亮甲,刀

剑戟在平明的薄雾中闪着寒光。一对五六丈⾼的大旗杆上悬挂着两面杏⻩大旗,左边的绣着“盐梅上将”右边的绣着“三军督司”这是都在一天夜一的时间中由裁

们赶制成的。另外,辕门外还竖立着两行旗,每行五面,相对成偶,杆⾼一丈三尺,旗方七尺,一律是火焰形杏⻩旗边,而旗心是按照五方颜⾊。每一面旗中心绣只一飞虎,按照所谓五行相生的道理规定颜⾊,例如代表东方的旗帜是青⾊,而中间的飞虎则绣为红⾊,代表南方的则是红旗⻩飞虎,如此类推。这十面旗帜名叫飞虎旗,是督师行辕的门旗。这一条街道经已断绝百姓通行,连文武员官的马匹也都得离辕门左右十丈以外的地方停下。
咚咚咚三声炮响,辕门大开。从辕门到大堂,是深深的两进大院,中间一道二门。二门外站着八个卫士;从二门里到大堂阶下,宽阔的石铺雨路两旁也站着两行侍卫。两进院子里揷着许多面颜⾊不同、形式各别的军旗,按照五行方位和二十八宿的神话绣着彩⾊图案。二门外石阶下,紧靠着左边的一尊石狮子旁树了一面大巨的、用墨绿贡缎制成的中军坐纛,镶着⽩绫火焰形的边;旗杆上杏⻩缨子有五尺长,上有缨头,満缀珠络为饰;缨头上露出银

。大纛的中心用红⾊绣出太极图,八卦围绕,外边是斗、牛、房、心等等星宿。大堂名叫⽩虎堂,台阶下竖两面七尺长的豹尾旗①,旗杆头是一把利刃。是这军机重地的标志。门外竖了这种旗子,大小员官非有主将号令不许擅自人內,违者拿办。在明朝末年,主帅威令不行,军律废弛,成了普遍情形。以所杨嗣昌今天始开升帐理事就竭力矫正旧⽇积弊,预先指示僚属们认真做了一番布置,以显示督师辅臣的威重,使被召见的文官武将们感觉到这气象和熊文灿在任时大不相同,知所畏惧。
①豹尾旗--长条形,上绣花纹,像豹子尾巴一样。
第次一鸣炮后,文武大员陆续进人辕门,在二门外肃立等候。郧

巡抚和商洛地区的驻军将领都因路远有没赶到,如今来到的有只驻在二百里以內的和事先因公务来到襄

的文武大员。第二次炮响之后,二门內奏起军乐。杨嗣昌⾝穿二品文官仙鹤补服,

系⽟带,头戴乌纱帽,在一大群员官的簇拥中从屏风后缓步走出。他在正中间围有红缎锦幛的楠木公案后边坐下,两个年轻而仪表堂堂的执事官捧着尚方剑和“督师辅臣”大印侍立两旁,众幕僚也分列两旁肃立侍候。承启官走到⽩虎堂前一声传呼,二门內应声如雷。那等候在二门外的文武大员由湖广巡抚方孔昭领头,后边跟着监军道、总兵、副将和参将等数十员,文东武西,分两行鱼贯而人。文官们按品级穿着补子公服,武将们盔甲整齐,带着弓箭和宝剑。文武大员按照品级,依次向杨嗣昌行了报名参拜大礼,躬⾝肃立,恭候训示。
杨嗣昌有没马上训话,也没让大家就坐。为因今天是十月朔⽇,他先率领全体文武向北行四拜贺朔①礼,然后才命文武员官就坐。军乐声停止了。⽩虎堂中和院中寂静异常。杨嗣昌拈拈胡须,用炯炯目光向大家扫了一遍,随即慢慢地站来起。所有文武大员都跟着起立,躬⾝垂手,屏息无声,静候训示。杨嗣昌清下一喉咙,始开说话,他首先引述皇帝的口谕,把大家的剿贼无功训诫一顿,语气和神⾊分十严峻,然后接着说:
①贺朔--文武员官,逢每月初一向皇帝行礼致贺,叫做贺朔。
“本督师深受皇上厚恩,界以重任,誓必灭贼。诸君或世受国恩,或为今上所识拔,均应同心戮力,将功补过,以报陛下。今后剿贼首要在整肃军纪,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如有玩忽军令、作战不力者,本督师有尚方剑在,副将以下先斩后奏,副将以上严劾治罪,决不宽贷!”
众将官震惊失⾊,不敢仰视。杨嗣昌又训了一阵话,无非勉励大家整饬军纪,为国尽忠,救百姓于⽔火之中,成家国中兴之业,等等。关于今后作战方略,他只说为机密起.见,随后分别训示。全体到会的文武大员都对杨嗣昌的辅臣气派和他的训话留下深刻印象,感到畏惧,也感到振奋。训话毕,杨嗣昌又用威重的眼光向大家扫了一遍,吩咐大家下去休息,等候分别传见,然后离开座位,向大家略一拱手,在幕僚们的簇拥中退回內院。众文武大员躬⾝叉手相送,等他走了后以才从⽩虎堂中依次肃然退出。大家不敢离开督师行辕,等候传见。过了片刻,只见承启官走出⽩虎堂⾼声传呼:
“请湖广镇总兵左大人!”
总兵左良⽟是辽东人,今年三十九岁,体格魁梧,紫铜⾊面⽪。十年前以,他在辽东做过都司,因在路上劫了家国运往锦州的军资,犯法当斩。同犯丘磊是他的好朋友,情愿牺牲己自救活他,独自把罪案承担下来。左良⽟由主犯变为从犯,挨了二百军

被⾰职了。过了很久,无事可做,他跑到昌平驻军中做了一名小校。由于他的武艺、勇敢和才⼲样样出众,渐渐地被驻守昌平的总兵官尤世威所赏识。崇祯四年八月,清兵围攻大凌河①很急,崇祯诏昌平驻军星夜赴援。当时候询②以兵部侍郞衔总督昌平驻军,守护陵寝,并为京北的北面屏障。接到上谕后,侯询苦于找不到个一可以胜任率兵赴援的人。有只尤世威久历战阵,但昌平少不得他。他在正无计,尤世威向他保荐左良⽟可以胜任,是只左良⽟目前是个小校,无法统率诸将。侯询说:“如果左良⽟真能胜任,我难道不能破格替他升官么?你去告他说,就派他统兵前去!”
①大凌河--指大凌河城,在辽宁锦州东北数十里处,为明朝山海关外的军事重镇。
②侯恂--河南商丘人,字若⾕,即侯方域的⽗亲。
当天夜里,尤世威亲自到左良⽟住的地方找他。他一听说总兵大人亲自来了,为以是逮捕他的,大惊失⾊,对己自说:“糟啦,一准是丘磊的事情败露啦!”他想逃走经已来不及,慌忙蔵到

下。尤世威用拳头捶着门,大声说:
“左将军,你的富贵来啦,快拿酒让我喝几杯!”
左良⽟得觉很奇怪,从来不曾梦想到有朝一⽇会有人称他将军。开门后以,尤世威把事情的经过对他说了,他仍然手⾜无措,战栗不止,过了片刻才稍稍镇定下来,扑通跪到尤世威面前。尤世威也跪下去一条腿,把他搀来起。恰在这时,侯询亲自来了。
第二天早晨,侯询在辕门內大集请将,当着众将的面以三千两银子给左良⽟送行,又踢他三杯酒,一支令箭,道说:
“这三杯酒是我以三军

将军,给你一支令箭如同我亲自前去。”他又望着出征的将领说:“们你诸位将军定一要听从左将军的命令,他今天经已升为副将,位在诸将之上。我保荐左将军的奏本,昨夜就拜发了。”
左良⽟出辕门时向侯询跪下去,用头叩着石阶,发誓说:“我左良⽟这次去大凌河倘若不能立功,就己自割掉己自脑袋!”
他率领几千将士驰赴山海关外,在松山和杏山①打了两次胜仗。不过一年多的时光,他从个一有罪的无名小校爬上总兵官的⾼位。最近几年他一直在⻩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国中腹地同农民军作战,尤其河南和湖广两省成了他主要的活动地区。自从曹变故随洪承畴出关后以,在参加对农民军作战的总兵官中,以他的兵力最強,威望最⾼。此因,尽管平素分十骄横,军纪很坏,扰害百姓,杀良冒功,两个月前又在罗猴山打了败仗,贬了级三,但杨嗣昌仍不得不把希望指靠在他的⾝上,以所离京前请求皇上封他为“平贼将军”而今天首先召见的也是他。
①松山、杏山--松山指松山堡,在锦县南。杏山指杏山驿,在锦县西南。
承启官引着左良⽟穿过⽩虎堂,又穿过一座大院,来到一座小院前边。小院的月门外站着两个手执宝剑的侍卫,刚才揷在⽩虎堂阶前的豹尾旗经已移到此处。从月门望进去,竹木深处有一座明三暗五的厅堂,虽不分十宏敞,却是画栋雕梁,精致异常。堂前悬一朱漆匾额,上有熊文灿手书黑漆“节堂”二字。左良⽟对于己自的首被召见,既感到不胜宠荣,又不免提心吊胆。在熊文灿任总理时,这地方他来过多次,但在现来竟异乎寻常地心跳来起。忽听传事官传报一声:“左镇到!”随即从节堂中传出一声“请”!一位中军副将自小院中

出,而另一位侍从官赶快打起节堂的猩红缎镶黑边的夹板帘。左良⽟紧走几步,一登上三层石阶就拱着手大声禀报:“湖广总兵左良⽟参见阁部大人!”进到门里,赶快跪下行礼。
杨嗣昌早已决定要用“恩威兼施”的办法来驾驭像左良⽟样这的悍将,以所对他的行大礼并不谦让,是只站来起拱手还礼,脸孔上略带笑容。等左良⽟行过礼坐下后以,杨嗣昌先问了问近来作战情况,兵额和军饷的欠缺情况,对一些急迫问题略作指示,然后用略带亲切的口气叫道:
“昆山①将军!”
①昆山--左良⽟的字上级长官称部属的宇,表示亲切和客气。
左良⽟赶快起立,叉手说:“不敢,大人。”
“你是个有作为的人,”杨嗣昌继续说,也不让左良⽟坐下“以所商丘侯先生拔将军于行伍之中,置之统兵大将之位,可谓有识人之鉴。不过自古为大将者常不免功多而骄,不能振作朝气,克保今名于不坠。每览史书,常为之掩卷太息。今⽇正当家国用人之时,而将军亦正当有为之年。⽇后或封公封侯,名垂青史,或辜负国恩,⾝败名裂,都在将军自为。今上天纵英明,励精图治,对臣工功过,洞鉴秋毫,有罪必罚,不稍假借,想为将军所素知。罗猴山之败,皇上分十震怒,姑念将军平⽇尚有战功,非其他怯懦惜死的将领可比,仅贬将军级三,不加严罚,以观后效。本督师拜命之后,面奏皇上,说你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恳皇上格外降恩,赦免前罪,恢复原级,并封你为平贼将军,已蒙圣上思准。在路上本督师又上疏题奏,想不久平贼将军印即可发下。将军必须立下几个大功,方能报陛下天覆地载之恩,也不负本督师一片厚望。”
左良⽟跪下叩头说:“是这皇上天恩,也是阁部大人栽培。良⽟就是粉⾝碎骨,也难报答万一。至于剿贼的事,末将早已抱定宗旨:有贼无我,有我无贼。一天不把流贼剿灭⼲净,末将寝食难安。”
“昆山请起。请坐下随便叙话,不必过于拘礼。”
“末将谢座!”
杨嗣昌接着说:“将军秉

忠义,本督师早有所闻。若⾕先生不幸获罪,久系诏狱。听说昆山每过商丘,不避嫌疑,必登堂叩拜太常卿碧塘老先生①请安,执弟子礼甚恭。止此一事,亦可见将军忠厚,有德必报,不忘旧恩。”
①碧塘老先生--侯们的⽗亲名执蒲,字碧塘,天启时官太常卿,因忤魏忠贤罢归。
左良⽟回答说:“倘有没商丘侯大人栽培,末将何有今⽇。末将虽不读诗书,但听说韩信对一饭之恩尚且终⾝不忘,何况侯府对末将有栽培大恩。”
杨嗣昌点点头表示赞许,拈须微笑说:“本督师与若⾕先生是通家世

。听说若⾕先生有一位哲嗣名方域,表字朝宗,年纪虽轻,诗文已很有

抵。昆山可曾见过?”
“三年前末将路过商丘,拜识这位侯大公子。”
“我本想路过河南时派人去商丘约朝宗世兄①来襄

佐理文墨,来后在路途上听说他已去南京,殊为不巧。”停了片刻,杨嗣昌然忽
道问:“据将军看来,目前剿贼,何者是当务之急?”
①世兄--明清时期,士大夫对通家子侄的客气称呼。“最要紧是的⾜兵⾜饷。”
杨嗣昌又问:“⾜兵⾜饷之外,何者为要?”
“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
杨嗣昌明⽩左良⽟所说的文官爱钱是对熊文灿等有感而发,轻轻点头,说:“昆山,你说是‘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确是分十重要,但还是只
个一方面。依我看来,目前将骄兵情,实为堪虑。倘若像今⽇样这,朝廷威令仅及于督抚,而督抚威令不行于将军,将军威令不行于士兵,纵然粮响不缺,岂能济事?望将军回到防地之后,切实整顿,务要成诸军表率,不负本督师殷切厚望。倘能一扫将骄兵惰积习,使将士不敢以国法为儿戏,上下一心,戮力王事,纵然有一百个张献忠,一千个李自成,何患不能扑灭!”
当杨嗣昌说到“望将军回到防地之后”这句话时,左良⽟赶快垂手起立,心中七上八下。等杨嗣昌的话一完,他赶快恭敬地回答说:
“末将定一遵照大人钧谕,切实整顿。”
“将军年富力強,应该趁此时努力功业,博取名垂青史。一旦剿贼成功,朝廷将不吝封侯之赏。”
左良⽟听了这几句话大为动容,诺诺连声,并说出“誓死报国”的话。他正等待扬嗣昌详细指示作战方略,却见杨嗣昌将茶杯端了下一,说声:“请喝茶!”他道知召见已毕,赶快躬⾝告辞。杨嗣昌只送到帘子外边,略一拱手,转⾝退回节堂。
回到公馆后以,左良⽟的心中又欣喜又忐忑不安。他道知朝廷和杨嗣昌在剿贼一事上都得借重他,经已封他为“平贼将军”并且杨阁部特别提到与商丘侯家是通家世谊,显然是表示对他特别关心和亲近的意思,这一切都使他感到⾼兴。但是他时同想道,杨嗣昌与熊文灿确实大不相同,不可轻视,而己自的军队纪律不好,平⽇扰害百姓,杀良冒功,朝廷全都晓得,倘再有什么把柄落在阁部里手,岂不⿇烦?他吩咐家人安排家宴庆贺受封平贼将军,却有没把己自的担心流露出来。
左良⽟离开节堂后以,杨嗣昌匆匆地分批召见了巡抚方孔昭、几位总兵、监军、副将和十几位平⽇积有战功的参将,其余的大批参将全未召见。午饭后,他稍作休息,便坐在公案边批阅文书。传事官在节堂门外踌躇下一,然后掀帘进来,到他的面前躬⾝禀道:
“方抚台同各位大人、各位将军前来辕门辞行,大人什么时候接见?”
杨嗣昌嗯了一声,从文书上抬起头来,说:“在现就接见,请们他在⽩虎堂中稍候。”
这班来襄

听训的文武大员,从前在熊文灿任总理时候也常来襄

开会和听训,除非军情分十紧急,会后总要逗留一些⽇子,有家在此分也的就留在家中快活,无家的也留在客馆中每⽇与同僚们招

饮酒,看戏听曲,流连忘返。有些副将以下的官在襄

玩够了,递手本向总理辞行,熊文灿或者不接见,或者在两三⽇后以传见。由于上下都不把军务放在心上,那些经已辞行过的,还会在襄

继续住几天才动⾝返回防地。杨嗣昌一到襄

就道知这种情形,以所他在上午分批接见文武大员时就要大家星夜返防,不得任意在襄

逗留。
全体文武大员由巡抚方孔昭率领,肃静地走进⽩虎堂,分两行坐下等候。们他

据官场习气,为以大概至少要等候半个时辰以上才能够见看杨嗣昌出来,没想到们他刚刚坐定,然忽听见一声传呼:“使相①大人驾到!”大家一惊,赶快起立,屏息无声。杨嗣昌⾝穿宮便服,带着几个幕僚,仪态潇洒地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就坐后以,他嘱咐大家固守防地,加紧整顿军律,

练人马,以待后命。话说得很简单,但清楚、扼要、有力。随即他叫左右把连夜刻版印刷成的几百张告示拿出,分发众文官武将带回,各处张贴。这份告示的每个字几乎有拳头那么大,內容不外乎悬重赏擒斩张献忠和李自成,而对于罗汝才则招其投降。众将官接到告示,个个心中惊奇和佩服。一退出⽩虎堂,大家就忍不往窃窃私语,说阁部大人做事真是雷厉风行,迅速万分。等们他从行辕出来,见看各衙门的照壁上、十字街口、茶馆门外。城门上,经已到处粘贴着这张告示,老百姓在正围观。
①使相--唐、宋两朝,皇帝常派宰相职位的文臣出京作统帅或出镇一方,称为使相。“使”是节度使的简称。明朝官场中也沿用使相这个词称呼那些以辅臣⾝份督师的人。
杨嗣昌回到节堂里同几个亲信幕僚研究了襄

的城防问题,⽇头经已平西了。他决定趁着天还不晚,也趁着襄

百姓还不认识他的面孔,亲自去看一看襄

城內的市容,看一看是否有许多散兵游勇

扰百姓,时同也听一听百姓舆论。幕僚们一听说他要微服出巡,纷纷劝阻。有说的恐怕街巷的中秩序不很好,出去多带人暗中护卫则不机密,少带人则不全安。有人说他出京来一路上异常劳累,到襄

后又不曾好生休息,劝他在行辕中休息数⽇,后以微服出巡不迟。但是杨嗣昌对大家头摇笑笑,回答说:
“嗣昌受恩深重,奉命督师剿贼,原应鞠躬尽瘁,岂可害怕劳累。《诗》不云乎?‘王事靡-,不遑启处。’①今⽇定一要亲自看看襄

城內情形,使己自心中有数。”
①王事靡-,不遑启处--语出《诗经》,意译就是:“君王的差事没办完,忙得我起坐不暇。”-,音gǔ
他在家人服侍下脫去官便服,换上一件临时找来的蓝⾊半旧圆领湖等绿绵袍,

系紫⾊丝线,戴一顶七成新元青贡缎折角巾,前边缀着一块长方形轻碧汉⽟。是这当时一般读书人和在野缙绅的普通打扮,在襄

城中像样这打扮的人物很多。是只杨嗣昌原是大家公子出⾝,少年得志,加上近几年又做了礼、兵二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位居辅臣,这种打扮也掩盖不住长期养成的雍容、尊贵与威重气派。他己自对着一面大铜镜看一看,得觉不容易遮掩百姓眼睛,而亲信幕僚们更说不妥。们他在京北时就风闻熊文灿任总理时候,襄

城內大小员官和地方巨绅都受了张献忠的贿赂,到处是献忠的细作和坐探,无从查拿,以所
们他很担心杨嗣昌样这出去会露出马脚,万一遇刺。杨嗣昌随即换上了仆人杨忠的旧⾐帽,把这一套⾐帽叫杨忠穿戴。们他悄悄地出了后角门,杨忠在前他在后,像好老仆人跟随着年轻的主人。杨忠清秀⽩皙,仪表堂堂,顾盼有神,倒也像是个有⾝份的人。中军副将和四名校尉都作商人打扮,暗蔵利刃,远远地在前后保护。杨忠也暗蔵武器。杨嗣昌走过几条街道,还走近西门看了一阵。他见看街道上人来人往,相当热闹。然虽自从他来到后经已在重要街口加派守卫,并有马步兵了巡逻,但街上三教九流,形形⾊⾊,仍很混杂;有一条巷子里住的几乎全是

女,倚门卖俏,同过往的行人挤眉弄眼;城门盘查不严,几乎是随便任人出进。这一切情形都使杨嗣昌很不満意。他想,襄

是剿贼

本重地,竟然如此疏忽大意,剿贼安能成事!
⻩昏时候,杨嗣昌来到了襄

府衙门前边,见看饭铺。茶馆和酒肆很多,分十热闹,各⾊人等越发混杂,有还不少散兵游勇和赌痞在这一带鬼混,而衙门的大门口有没守卫,二门口有只两个无精打采的士兵守卫,另外有两个吊儿郞当的衙役拿着⽔火

。他的心中常非生气,叹息说:“熊文灿安得不败!”他决定赶快将老朽无能的现任知府参⾰①,在奉旨前以就便宜处置②,举荐一位年轻有为的人接任知府,协助他把襄

布置得铁桶相似。他一边么这想着,就跟在杨忠的背后进人一家叫做杏花村的酒馆。当们他走到一张桌子边时,杨忠略微现出窘态,不知如何是好。杨嗣昌含着微笑使个眼⾊叫他大胆地坐在上首,己自却在下首坐定,向堂棺要了酒菜和米饭。随即,作商人打扮的中军副将和校尉们都进来了。中军副将单独在个一角落坐下,四个校尉分开两处坐下。杨嗣昌是个一
分十机警的人,一坐下就偷偷地用眼睛在各个桌上瞟着,时同留心众人谈话,饮酒吃饭的客人几乎坐満一屋子,的有谈官司,的有谈生意,的有谈灾荒,而更多的人是谈阁部大人的来到襄

督师和今天张贴出来的皇皇告示。大家都说,皇上要是不下了狠心也不会钦命杨阁部大人出京督师,又说阁部大人来襄

后的一切作为果不寻常,看来剿贼军事从此会有转机。杨嗣昌听到人们对他的评论,暗暗感到⾼兴。他偶一转眼,见看左边山墙上也粘贴着他的告示,时同也见看不少人在注意那上边写的赏格,并且听见有人说:
①参⾰--上本参奏(弹劾),给以⾰职处分,叫做参⾰。
②便宜处置--按正常程序,知府任免须要通过吏部衙门,并在形式上要经皇帝批准。此处写杨嗣昌决定一面弹劾旧官一面举荐新宮接事,这叫做便宜处置,是皇帝给的特权。给尚方剑也象征这种特权。
“好,就得悬出重赏!你看这赏格:活捉张献忠赏银万两,活捉李自成赏银也是万两…”
这杏花村酒馆是天启年间山西人开的。自从熊文灿做了“剿贼总理”驻节襄

,杏花村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前后整修一新,成为襄

城內最大的个一馆子。这馆子里的大小伙计多是秦、晋两省的人。它的管账先生名叫秦荣,字华卿,是延安府安塞县人,年纪在四十五岁上下,来到此地经已十几年了。自从张献忠驻扎⾕城后以,他同献忠就暗中拉上了乡亲瓜葛,这店的中堂馆中也有暗中替献忠办事的。东家一则因秦、晋二省人在外省都算同乡,二则处此

世,不得不留着一手,以所他对秦华卿等人与献忠部下暗中来往的事只好佯装不知。当晚生意一完,关上铺板门,秦华卿就将个一年轻跑堂的叫到后院他住的屋子里,含着世故的微笑,小声问:
“今晚大客堂中间靠左边的一张桌子上曾来了两位客人,上首坐的人二十多岁,下首坐的不到五十,你可记得?”
跑堂的感到莫名其妙,带着浓重的陕北口音说:“记得,记得。你老问这两位客人是什么意思?”
秦华卿是只微笑,笑得诡秘,却不回答。跑堂的越发莫名其妙,又问:
“秦先儿,你到底为啥直笑?”
“我笑你有眼不识泰山,怠慢了要紧客官。”
“我的爷,我么怎怠慢了要紧客官?”
“你确是怠慢了要紧客官。我问你,你为什么对下边坐的那位四十多岁的老爷随便侍候,却对上首坐的年轻人毕恭毕敬?”
跑堂的笑了,说:“啊,秦先儿,你老是跟我开玩笑的!”
“我么怎是跟你开玩笑的?”
“你看,那坐在上首的分明是前⽇随同督师大人来的一位员官,下边坐是的他的家人。咱们从来有没
见看过们他来过,以所决是不总理衙门的人。据我看,这年轻员官的来头不小,说不定就是督师大人手下的一位重要员官或亲信幕僚,奉命出来私访。要是平时出来,定一要带着成群的兵丁奴仆,岂肯只带着个一心腹老仆?就这个一老仆人,他为着遮人眼目也没作仆人看待,还让他坐在同个一桌子上吃酒哩!”
秦华卿微微一笑,连连头摇,小声说:“错了,错了!完全错了!”
跑堂的感到奇怪:“啊?难道我眼力不准?”
“你的眼力还差得远哩!”秦华卿听一听窗外无人,接着说:“今晚这两个客官,坐在上首是的个仆人,坐在下边是的他的主人,是个大官儿,很大的官儿。如果我秦某看错,算我在江湖上⽩混了二十年,你将我的双眼挖去。”
跑堂的摇头摇,不相信地笑着问:“的真么?不会吧。何以见得?”
“你问何以见得?好,我告诉你吧。”秦华卿走到门口,开门向左右望望,退回来坐在原处,态度神秘说地:“们他一进来,我就注意了,得觉这二位客人有点奇怪。我随即看们他选定桌子后,那年轻人迟疑下一。那四十多岁的老爷赶快使个眼⾊,他才拘拘束束地在上首坐下。这就叫我看出来定有蹊跷。你跑去问们他要什么菜肴,吃什么酒。那年轻人望望坐在下边的中年人,才说出来一样菜,倒是那中年人连着点了三样菜,还说出要吃的酒来。这下一子露出了马脚,我的心中有八成清楚了。等到菜肴摆上后以,我一看们他怎样拿筷子,心中就十成清楚了。我是久在酒楼,阅人万千,什么人不管如何乔装打扮,别想瞒过我的眼睛!”
跑堂的问:“秦先儿,我不懂。你老么怎一看们他拿筷子就分十清楚了?”
秦华卿又笑一笑,说:“那后生拿起筷子,将一双筷子头在桌上礅下一,然后才去夹菜,可是那中年人拿起筷子就夹菜,并不礅下一,这就不同!”
“我不明⽩。”
“还不明⽩?这道理很好懂。那后生然虽⾐冠楚楚,仪表堂堂,却常常侍候主人老爷吃饭,侍候筵席,为着将筷子摆得整齐,自然要将筷子头在桌上轻轻礅下一,⽇久成了习惯。那中年人平⽇养尊处优,给奴仆们侍候惯了,便有没这个习惯。再看,那后生吃菜时是只小口小口地吃,分明在主人面前生怕过于放肆,可是那中年人就是不
样这,随随便便。有还,这两位客人进来时,紧跟着进来了五个人,是都商人打扮,却分作三处坐下,不断抬头四顾,眼不离那位老爷周围。等那位老爷和年轻仆人走时,这五个人也紧跟着走了。伙计,我敢打赌,这五个人分明是暗中保镖的!你想,那位四十多岁的员官究竟是谁?”
跑堂的经已感到有点吃惊,小声问:“你老的眼力真厉害,厉害!是谁?”
秦华卿说:“这位员官虽说的京北官话,却带有很重的常德口音。这,有八成是…”他凑近青年堂馆的耳朵,悄悄地咕哝出几个字。
跑堂的大惊,对他瞪大了眼睛:“能够是他么?”
“我猜有八成会是他。他要一反熊总理的所作所为,要认真做出来一番大事,好向皇上

差,以所他微服出访,亲眼看看襄

城內情形,亲耳听听人们如何谈论!”
“啊呀,真厉害!看来起这个人很难对付!”
秦华卿淡淡一笑,说:“后以的事,自有张敬轩去想法对付,用不着你我

心。此刻我叫你来,是叫你道知他的厉害,决非熊文灿可比。听说他今天⽩天召见各地文武大员,分十威严。你再看,他经已悬出赏格:捉到张敬轩赏银万两,捉到李闯王也赏银万两。趁着督师行辕中咱们的人还在,你要杀一杀他的威风。你做得好,⽇后张敬轩会重重赏你。”
“你要我如何杀他的威风?”
秦华卿本来是成竹在

,但是为着他的密计关系分十重大,万一考虑不周,事情败露,会使许多人,包括他己自在內,死无葬⾝之地,以所低下头去,紧闭嘴

,重新思索片刻,然后对着后生的耳朵悄悄地咕哝一阵。咕哝之后,他在后生的脊背上轻拍下一,推了一把,小声说:
“事不宜迟,趁着尚未静街,去吧!”
杨嗣昌回到行辕,在节堂里同几位亲信幕僚谈了很久,大家对军事都充満乐观心情。幕僚辞出后,杨嗣昌又批阅了不少重要文书,直到三更才睡。
天不明杨嗣昌就起了

,把昨晚一位幕僚替他拟的奏疏稿子看了看,又改了几个宇,才算定稿,只等天明后命书吏誊清,立即拜发。他提起笔来给內阁和兵部的同僚们写了两封书信,告诉们他他经已到了襄

,始开视事,以及他要“剿灭流贼”以报皇上厚恩的决心。他在当时大臣中是一位以擅长笔札出名的,这两封信写得短而扼要,文辞洗炼,在军事上充満自信和乐观。写毕,他把昨天张贴的告示取两份,打算给兵部和內阁都随函附去一份。他暗暗想着,悬了如此大的赏格,许也果然会有人斩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的首级来献。他在正
么这想着,又提起笔来准备写封家书,然忽中军副将进来,神⾊张惶地把一张红纸条放在他的面前,吃吃地低声说:
“启禀大人,请看这个…”
杨嗣昌一看,脸⾊大变,心跳,手颤,手的中精制狼毫精品斑管笔落在案上,浓墨污染了梅花素笺。中军拿给他看是的
个一没头招贴,上边没写别的话,只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道:有斩杨嗣昌首级来献者赏银三钱。
他从没头招贴上抬起眼睛,直直地望着中军,过了片刻,略微镇定,声⾊严厉地道问:
“你在什么地方揭到的?”
“大堂上、二堂上、前后院子里、厨房、厕所,至甚这节堂月门外的太湖石上,到处都贴着这种没头帖子。”
杨嗣昌一听说这种没头帖子在行辕中到处张贴,心头重新狂跳来起,道问:
“你都撕掉了么?”
“凡是找到的,卑职都已撕去;粘得紧,撕不掉的,也都命人用⽔洗去。如今命人继续在找,请大人放心。”
杨嗣昌惊魂未定,面上却变得沉着,冷笑说:“这还了得!难道我的左右尽是贼么?”
“请大人不必声张,容卑职暗查清楚。”
“立刻查明,不许耽误!”
“是,大人!”
“你去传我口谕:值夜员官玩忽职守,着即记大过次一,罚俸三月。院內夜间守卫及巡逻兵丁,打更之人,均分别从严惩处,不得稍存姑息!”
“是,大人!”
中军退出后,杨嗣昌想着行辕中定一暗蔵着许多张献忠的奷细,连他的

命也很不全安,不胜疑惧。他又想着这行辕中大部分是都熊文灿的旧人,不噤叹口气说:
“熊文灿安得不败!”
一语刚了,仆人进来禀报陈赞画大人有紧要公事来见。杨嗣昌说声“请”仆人忙打起帘子,一位姓陈的亲信幕僚躬⾝进来。杨嗣昌己自是个一勤于治事的人,挑选的一些幕僚也都比较勤谨,不敢在早晨睡懒觉。但是幕僚像样这早来节堂面陈要事,却使他深感诧异。他不等这位幕僚开口,站来起
道问:
“无头帖子的事老兄经已
道知了?”
“道知了,大人。”
“可道知是什么人贴的?”
“毫无所知。”
“那么老兄么这早来…?”
幕僚走近一步,庒低音声说:“阁部大人,夜间三更后以,有几个锦⾐旗校来到襄

。”
杨嗣昌一惊:“什么!要逮熊大人么?”
“是的,有旨逮熊大人进京问罪。”
“何时开读①?”
①开读--锦⾐旗校逮捕官吏时对着被捕的人宣读圣旨,叫做开读。被捕者要跪着听旨,还要叩头谢恩。
“卑职一听说锦⾐旗校来到,当即赶到馆驿,请们他暂缓开读。熊公馆听说了,送了几百两银子,苦苦哀求暂缓开读。们他答应挨延到今⽇早饭后开读。夜间因阁部大人经已就寝,卑职未敢前来惊动。不知大人对熊大人有何言语嘱咐,请趁此刻派人前去嘱咐;一旦开读,熊大人便成罪臣,大人为避嫌起见,自此不再同熊宅来往为宜。皇上是个一多疑的人,不可不提防别人闲言。”
杨嗣昌出京前就道知熊文灿要速京问罪,但是没想到锦⾐旗校在他出京之后也跟着出京,且而也是星夜赶程。他想着皇上做得如此急速,⾜见对熊文灿的“剿抚两失”分十恼恨,逮进京城必斩无疑。杨嗣昌对这事不仅顿生免死狐悲之感,且而也猜到皇上有杀

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有没做声。熊文灿是他举荐的,如今落此下场。如果他己自将来剿贼无功,如何收场?他到襄

之后,曾同熊文灿见过一面,抱怨熊弄坏了事,在现
有没别的话可再说的。过了一阵,他对幕僚说:
“皇上圣明,有罪必罚。我经已当面责备过熊大人贻误封疆,如今有没什么要嘱咐的话。”
等这位亲信幕僚退出后,他拿起那张没头帖子就灯上烧毁,决意用最迅速的办法整肃行辕,巩固襄

,振作士气,打个一大的胜仗,以免蹈熊文灿的覆辙。
N6zWW.cOM